• home > SpecialTopic > business > 中欧商业评论-人文 >

    捡漏心理不可取|中欧商业评论

    Author:[email protected] Date:

    很多新兴买家并不懂画,却纷纷抱着捡漏的心理去购买。应该记住一条真理: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

    书画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品,也是最为玄妙的收藏投资之一。近年来书画投资市场风云莫测,鱼龙混杂,让想进入该领域的投资人望而生畏。虽然不少有前瞻眼光的人获得了巨大的投资收益,但也有不少投资者为“潜规则”买单,花巨资买来一大堆废纸。

    真假就在一“纸”间

    纵观中国书画的投资收藏历史,“一纸千金”的背后往往存在“一张废纸”的风险,任何一家拍卖行都不会百分百地保真。造假者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让赝品难以分辨。一些名家书画、手卷、手稿甚至会出现两件几乎一样的作品,此谓“双胞胎”现象。
    1995年,在杭州的一场书画拍卖会上,一幅张大千的《仿石溪山水图》拍出了110万元人民币的高价。但拍卖刚结束,就曝出此画为赝品的消息,令买方无法接受。他拜访了在画上题跋的两位著名鉴定家谢稚柳和徐邦达进行查证,结果出乎意料。徐邦达先生一展开画轴,便认出题跋是他的真迹,但认为画本身却与真迹相去甚远。原来,徐老4年前曾经鉴定过张大千《仿石溪山水图》的真迹,并有题跋。这幅赝品上的题跋正是从那幅真画上“移花接木”拼凑上去的。然而谢稚柳却认定此画就是张大千的真迹。谢老也记得三四年前,曾有人拿来这幅画请他鉴定,当时画的左下方,在画芯之外已有人做过鉴定评语。如今这幅画无论是画、印、题款,都明白无误地确定是张大千上世纪40年代的作品。
    徐邦达是吴湖帆的入室高足,被尊称为“国眼”,长期供职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谢稚柳也是现代著名书画大家和鉴定家,早年还与张大千交往甚密。这两位大师作出截然相反的结论,使得买卖双方争执不休,此画究竟是真是假,直到今天都没有一个定论。
    与普通的赝品不同,假画在收藏领域始终是个有意思的话题。在人们为张大千这幅画的真假争红了脖子的时候,有多少人想到,张大千本身也是画假画出身?他仿的石涛,曾骗过许多鉴定大师的眼睛。书画有时候就是这么好玩,没有真假,也就没意思了。然而对于投资者来说,赝品却是最大的“顽症”。一千万元的名画和一张废纸之间的一步之遥,曾让多少人捶胸顿足。在鱼龙混杂且难辨真伪的书画收藏投资市场里,新兴买家至少要有两位在书画鉴赏领域有声望及地位的专家“掌眼”,以便减少买到赝品的风险。

    莫以大小论贵贱

    近年来的拍卖市场,小幅作品天价成交的案例比比皆是。小幅作品之所以能拍出天价,就是因为在小到方寸间,

    ……

    (本篇全文发表于《中欧商业评论》20132月号。订购热线:021—28905977


    转载本站文章《捡漏心理不可取|中欧商业评论》,
    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oulujun.cn/html/res/business/CEIBS-cultural/7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