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训的慈善课|中欧商业评论
Author:[email protected] Date:
武训的慈善课
历史经过了一百多年,中国人对慈善的认识又回到了原点,认为做慈善就得让自己喝凉水,咽馒头。重新解读武训,让我们看到把公益精神和商业才干充分结合的必要。
武训是中国公益史上的一个伟人,他是平民教育的倡导者,兴办义学。重视教育的封建统治者对武训都非常推崇,尊其为“武圣人”。但武训也并非一直都受到褒扬。1951年,武训受到了毛泽东亲自发动的强烈批判。江青带着一队人马跑到武训的家乡聊城,专门搜集武训的罪状,搞了个《武训历史调查记》。江青做了大概20天的田野调查后,说武训有一条重要的罪名是“放高利贷”,因此武训就成了一个打着劳动人民旗号的地主资产阶级。
以今天的理解,这是江青反革命集团为了丑化武训的形象,刻意捏造事实。但我们看《清史稿》里记载武训“以所得钱寄富家权子母”,如果按江青那个时代的标准,说武训是资产阶级则并不过分。问题在于我们怎么理解资产阶级。
筚路蓝缕,艰难起家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武训就是一个苦哈哈的乞丐,是一个代表社会底层人民的可怜形象。确实,他的人生起点很低,是靠乞讨起家。但有一条历史事实很多人没注意到:在武训开始办他的第一所义学的时候,就拥有了当地230多亩良田和几千贯铜钱。这说明他在当时已经是个很有钱的人了。在今天看来,说他属于富裕的地主阶层毫不为过。
他是靠什么手段攒下了这么一大笔家业呢?
武训是苦孩子出身,原来连名字都没有,别人就叫他武七。他的第一桶金是靠乞讨得来的。据载1859年,21岁的武训开始行乞集资。他手使铜勺,肩背褡袋,烂衣遮体,边走边唱,四处乞讨,其足迹遍及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将讨得的较好衣食卖掉换钱,自己只吃粗劣、发霉的食物和菜根、地瓜蒂等。他还经常给人打短工,以获得少量的酬劳。另外,他还为人做媒,当邮差,以获谢礼;表演拿大顶、打车轮、学蝎子爬、给人做马骑等,甚至吃蛇蝎、吞砖瓦,以取赏钱;将自己的发辫剪掉,只在额角上留一小辫,以兑换金钱和招徕施舍。到了1868年,也就是10年间,武训将分家所得的3亩地变卖,再加上历年行乞积蓄,已经拥有资产210余吊,相当于今天的4万元人民币,这就是武训的第一桶金。在当时的经济水平下,武训也相当于改革开放之初的万元户水平了。
这些钱在当时完全可以让武训过上足够温饱的日子,但要兴办一所像样的义学是远远不够的。这就引出了武训并不为大家所熟知的另一面:他杰出的商业才能和投资天赋。
武训懂得投资学的最基本道理:如果把钱藏到罐子里,埋在地下,钱就永远是那么多;只有把钱用来投资才能让资本升值。虽然武训目不识丁,但他是一个无师自通的商业天才,甚至以今天的眼光看,说是投资家也毫不为过。所以江青说武训放高利贷,其实武训就是在搞投资。
到了1886年,武训已置良田230亩,积资3800余吊,才决定创建义学。到了1888年,他才花钱4000余吊,在柳林镇东门外建成他的第一所义学,取名“崇贤义塾”。历史的记载中,没有提到武训有什么宗教信仰。他也不可能有什么宗教意义上的信仰,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如果救苦救难的观音娘娘出现,他就不会不识字了。何况就算他有些迷信,也用不着为了修来世而倾其所有。没有一种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武训行为的动机,这是一个人性的奇迹,他的谦卑和奉献足以媲美最虔诚的宗教徒。在此之后,武训的名声逐渐传扬开来,才有了士绅和官府的资助,山东巡抚张曜闻知武训义行,才下示召见,并下令免征义学田钱粮和徭役,另自己捐银200两,并为他命名为武训。自此,“武训”这个名字正式传于青史。
鲜为人知的投资天赋
从1868年到1886年,短短18年,武训使自己的资产增值了20多倍,而且完全是靠他自己的经营,年度回报率大约在18%。从业绩来看,武训毫无疑问是一个投资天才。那么,这个投资天才是如何炼成的呢?
信息灵活,价值投资 武训在社会底层的摸爬滚打中,掌握了非常敏锐的投资眼光。今天,我们有股票市场、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各种投资途径。但在当时,投资途径非常少。“股神”巴菲特说,投资的全部秘诀就在于坚持价值投资,选择时机投自己懂得而且信得过的股票。武训也是这么干的。作为一个不识字的乞丐,武训了解最多的是什么呢?首先,他经常走街串巷,所以了解哪家人最近缺钱花,需要卖地,哪里的土地位置和质量又比较好。所以他就在比较恰当的时机,吃进优良土地资产,买地置业。这就和今天温州商人炒房是一个性质。第二,他经常外出乞讨,见的人就多,消息也比较丰富。于是他就找一些比自己的商业能力更强的人,并从多方面了解这个人的为人和口碑。如果符合要求,那就把钱投给他,然后拿分红,这就相当于今天的股权融资和风投。就这样,武训把最初通过乞讨得来的钱越盘越大。
善于谈判,请行家理财 武训投资的成功也依赖于他高超的商业谈判技巧和资金运作能力。据历史记载,有一次他去求当地一个杨举人说,您是非常有声望的士绅,而且办事靠谱,我能不能把我的钱投到您这里,挣了钱我拿分红。虽然史料没有明说,但我们大概也能估计出来,这位举人说你一个臭要饭的,我拿你的臭钱,有损我的声誉。就不理他。相当于今天煤老板挣了些钱,想搞一搞高科技企业的股权投资,但人家看不上。这种情况下,武训就将姿态放得很低,在举人家门口跪了两天两夜,要求见面交谈。举人被他的诚意感动,就请他进屋详谈。武训说,钱就像母鸡和鸡蛋一样,是能不断繁衍的。钱放在我这里,就一直是这么多了,但放到您这儿,就能再生出钱来。所以我想把母鸡放到您这儿,请您帮着下蛋。话虽如此,但两人素昧平生,人家凭什么就帮你理财呢?武训又进一步打动他说,我搞投资也不是为了我自己,是为孩子们能上得起学。我身份低微,要那么多钱也没用,只是希望孩子们能读上书,这样就心满意足了。这一交流之下,举人发现这乞丐虽然不识字,但还挺有见识,况且又是为了兴办义学,那就帮帮他吧。这才答应帮他理财。而且武训懂得分散投资,据说“积三十人”,也就是投资了30家,他简直就是把自己当做一个金融机构来运作。
慈善营销 营销最大的秘诀在哪里?今天的MBA教科书已经将它写了出来,就是品牌的差异化竞争。让别人一看你这东西就觉得特别,有什么事儿一下就想到你,就这么简单。武训从没上过MBA培训班,但无师自通地掌握了营销的秘诀。虽然武训到后来已经非常有钱,但他还是把自己定位为乞丐,向大家募捐,这就是慈善营销。如果他穿着绫罗绸缎坐着八抬大轿去跟人说“捐点钱吧”,别人可能就不愿意。
武训的“营销手段”使他能在慈善界鹤立鸡群,让很多人都愿意捐钱给他,甚至巡抚和皇帝都要捐钱给他。全中国人都知道有武训这么一个人,为了兴办义学整天乞讨要饭,全中国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来,这样他的营销就成功了。如果武训不是挂起公益的大旗,就不会有那么高的社会地位和那么多的社会关系。他在商业上成功,也得益于他从事公益事业获得的社会信任。
慈善的当代启示
今天看来,如果武训缺乏商业才能,仅仅是一个乞丐,靠乞讨所得的一点点钱资助孩子上学,那他最多就是一个好人,不可能做成这么大的事业。天津的白芳礼老人,靠骑三轮车挣的钱资助穷孩子读大学,20年间他前后捐了35万元,资助了300多个孩子,让人感动不已;山东烟台89岁贫穷老人刘盛兰,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甚至连馒头都舍不得买,却慷慨地将所有钱财捐给全国各地的贫困学子,最多时同时捐助50个学生。他们都被称为“当代武训”。在我看来,他们的精神和武训同等可贵,但才干却远不如武训,因为他们缺乏武训那样的商业精神和商业天赋。
在武训的时代,各地也都有乐善好施的人,中国民间也一直有造福桑梓的传统,愿意资助学生的人应该不在少数。但为什么只有武训能够做大做强呢?这在于武训是将“兴办义学”当做一项事业来干,所以他要投资,要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要让钱生钱,利滚利,要做品牌营销,使得事业本身能够不断发展。一个不识字的人,能使有文化、有知识、有声望的人愿意为他工作,到他的义学当老师,说明他不仅有人格魅力,而且有组织才干。
然而,“文革”之前和“文革”时对武训的批判方式,在当下中国同样存在。公众有时候对公益事业的从业者在道德上存在不切实际的要求。任何人都不是生活在社会真空中,都会受到社会当时习俗和游戏规则的影响。在对一个人进行有罪或无罪判断时,一定要回到当时的社会情境下,作将心比心的体谅。社会舆论经常无端指责慈善款项的投资行为,事实上,慈善在很大程度上不能离开投资。特别在一个通货膨胀速度很快的时代。有人承诺今年捐款一百万在某地建一所学校。钱到账已是三个月之后,实地考察和设计又花去三个月,最后到市场上一看,建筑材料、人工都涨价了,这一百万已经不够建一所学校了。公益事业离不开投资进行保值增值。真正理性的捐赠者也希望让善款发挥出最大的效用。慈善机构的善款用去投资,单从这个行为来说,和当年武训做的投资没什么区别。关键看他在投资过程中有没有猫腻,能不能摆到台面上讲清楚。
让我痛心的是,历史经过了一百多年,中国人的认识又回到了原点,还在简单地质疑说怎么能把善款投资,这是非法牟利。现在中国整个民间社会对慈善的认识非常情绪化,依旧认为做慈善的人就得以白芳礼老人为标杆,让自己喝凉水,咽馒头,这才叫慈善。如果有人在做慈善的过程中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条件,哪怕这种改善是在合理范围内,都说他是虚伪腐败。这种泛道德的指控是站不住脚的,也是在损害公益事业和弱势群体真正的福祉。白芳礼老人心地善良,道德高尚,这毫无疑问,但老人家办一个哪怕再小的学校,估计他也是办不起来的,而这就是武训出类拔萃的地方。在精神上,要学习白芳礼老人的这种努力。但要真正把公益当成一项事业来做,就要像武训那样把公益精神和商业才干充分地结合到一起,这是我们前人在解读武训的时候所没有注意到的。
转载本站文章《武训的慈善课|中欧商业评论》,
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oulujun.cn/html/res/business/CEIBS-cultural/7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