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SpecialTopic > business > 中欧商业评论-封面 >

    中国员工为何不建言|中欧商业评论

    Author:[email protected] Date:

    中庸思维对基于全局的、促进性的建言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往往抑制基于自身的、抑制性的建言表达。

    文 / 段锦云   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苏州人力资源研究所教授

    在中国,拥有良好建言机制的企业还很缺乏,员工也常常对问题视而不见或不敢表达。原因何在?

    领导者权威独断

    根据我们2011年对华东地区国有企业的调查表明,面对领导的家长式威权作风,员工会以沉默(而非建言)来应对。中国有几千年的集权主义传统,受到“尊卑上下,忠孝顺从”的儒家文化影响,领导越是采用家长式威权风格,加之员工对上下级不对等关系的接受度越高,就越会畏惧领导者的权威,不敢建言。
    在家长式领导风格下,上司往往刚愎独断、说一不二,不能容忍分歧异见,员工心理安全感低,即使建言也有畏惧情绪,担心一言不慎被认为是在挑战权威而遭遇反感甚至报复,唯恐“枪打出头鸟”。反之,亲民的领导者则会让员工产生认同或信任感,让下属感觉到自己的建议会被妥善处理,即使不被采纳也不会引起领导者的不满,此时员工把领导视作“自己人”,“因为喜欢您才提醒您”。

    中庸思想力阻抑制性建言

    在调研中,常常有受访对象说:“同样是问题,别人都不指出,我为什么要说出来得罪领导或同事?”“只要自己做好分内的事,其他的与我无关。”“我经常提出问题,大家会认为我老发牢骚,没事找事,不好相处。”这反映了中庸思想对建言行为的影响。
    作为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中庸“执两端而允中”,不走极端,谋求行动体系的和谐共处。我们的研究发现,中庸思维对基于全局的、促进性的建言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往往抑制基于自身的、抑制性的建言表达。中庸的“整全观”部分,可能是员工不愿意做出易引发冲突的自我冒进式的、抑制性建言的文化根源之一。

    面子与人情

    中国社会的关系本位,人情、面子这种兼具工具和情感的混合性关系,使人们在人际互动时要顾全面子、做人情。
    所谓“扬善于公堂,归过于暗室”的传统,不论是在上对下,还是下对上的关系里,一个善于“做人”的人,通常都会在公开场合给他人留面子,即使有意见,也会做私底下沟通,表现出顾面子行为。当上下级、同侪关系质量一般时,人情和面子会抑制员工建言。组织中员工直接指出别人工作中的纰漏、错误,是“不近人情”、不懂“人情世故”,可能会破坏“人缘”。此外,面子与人情不可分割。相互给面子,让双方互有面子,阻抑了员工针对同事的抑制性建言行为。

    ……

    (本篇全文发表于《中欧商业评论》2013年9月号。订购热线:021—28905977


    转载本站文章《中国员工为何不建言|中欧商业评论》,
    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oulujun.cn/html/res/business/CEIBS-cover/2016_0218_7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