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经秘诀与太上洞玄灵宝福日妙经:道教修行典籍指南
Author:[email protected] Date:
太上洞玄灵宝福日妙经
天尊言:善男子,善女人,欲得过去见在未来三世之中,不堕众难者,至心受持此经,及诸福日修善建功,见身安乐,命过飞天。
天尊言:正月、三月、五月、七月、九月、十一月,此长斋月。能毕是月修斋者,见身仙度,举家康泰,七祖无为。
天尊言:正月七日,天曹迁赏会。七月七日,地府度生会。十月五日,水府建生会。是三会吉日,能于此日长斋者,万劫家门不遭瘟气。
太上洞玄灵宝福日妙经
天尊言: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是三元斋日。能于此日长斋者,延寿益筭,不见众苦。
天尊言:正月一日,天腊。五月五日,地腊。七月七日,道德腊。十月一日,民岁腊。十二月遇腊,王侯腊。每月一日、十五日、甲子、本命、庚申日,有人能于此日长斋,诵咏经文,无愿不会。
天尊言:每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是十直之日,长斋者,生死受福,万劫安乐。
天尊言: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是八节斋日,行道持戒,长斋诵经,居门欣庆,七祖欢乐。
天尊言:能于福日长斋,万劫无殃,见世安乐。若复有人,自能书写此经,十卷,除罪万劫,百卷,魔王护念,千卷,飞行,众邪魍魉、五部瘟疫不过门户,当境善神,常来利益,前劫今劫,罪皆除灭。能为善人书写、受持者,福报无穷。若复有人,临难斗争,虎狼毒虫,怨结恶人,征战生产,及是风波盗贼,诸所疾病,即欲寿终,诵咏是经,上圣飞仙驰来救度,一时解脱,无愿不会。此经是至极真人受持之本,得道之宗。若见斯经,受持诵咏,无不仙度。不见是经,无由得道。于是众等,闻是说已,稽首礼谢天尊,信受奉行。
《上清经秘诀》
夫大道一乘,分为三洞,故教开渐顿,人有贤愚,设法随机,要在合道。然戒以防非止恶,制断六情;(缺字)者进品登仙,远超三界。故《道性品》云:戒行摄众生,引归真一。自浅之深,非无优劣;从凡入圣,各有等差。以正一仙灵为初戒,以玉清升玄为毕,通玄合道,契真言象,以宗其道,师其人,行其教,遵其礼。
朕闻寥廓之际,真宰存焉;溟悻之初,圣人利见。其教善贷而不有,其道日用而惟新。则焕乎云篆仙书,秘于瑶篇玉简。非握图受之主,不能行其教;非栖真择贤之士,不得关其文。明真有五科,太上留十戒。我国家胄白云之积庆,承玄元之妙旨,合德二仪,同光五圣,皆以至道滋万类,敦德临兆人。
《上清经》曰:三洞者,一曰洞真、二曰洞玄、三曰洞神,各有一十二门,分为三十六部尊经,上应上清三十六天,下应九垒三十六宫府。故人头有九宫,心有九孔,脐有九神,形有九户,三十六所也。
《九天生神经》云:人受生于胞胎之中,三元育养,九气结形,九月神布,气满能声,身尚神具,九天称庆,太一执符,帝君品命,主录勒籍,司命定算,五帝监生,圣母卫房,天神地,三界齐临,亦不轻也。
《登真隐诀》云:所论一理者,即是一切众生身中清净道性。道性者,不有不无,真性常在,所以通之为道。道者有而无形,无而有情,变化不测,通于群生,在人之身为神明,所以为心也。所以教人修道也,教人修道即修心也。道不可见,因生以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生亡则道废,合道则长生也。
《上清经秘诀》虽标名为“经诀”,但其内容并未讲述南北朝上清派经书中常见的诵经思神、画符念咒等方术秘诀。仅在标题下有一句小字注语:“按经旨扣齿思神,默想念之,乃得飞升。”至于如何思神默念,经文中并未详言。从这篇经诀的正文来看,其实它只是一篇概述道教经戒法分类要旨的序文。
笔者近日整理点校《道藏》,在正一部见有《上清经秘诀》一篇。这篇经诀虽仅六百余字,但其中透露的信息,却有助于我们解决南北朝隋唐道教研究中的一个疑难问题。
《上清经秘诀》应该出自唐代
首先,让我们判断这篇序文的时代和作者。序文中引述了《道性品》、《上清经》、《九天生神经》、《登真隐诀》等道书。其中《上清经》引文出自东晋南朝问世的《洞真太上仓元上录》;《九天生神经》为东晋南朝的古《灵宝经》之一;《登真隐诀》为梁朝上清派宗师陶弘景所撰;《道性品》则出自《太玄真一本际经》卷四。椐唐释玄嶷《甄正论》说,《本际经》五卷乃隋道士刘进喜所造,道士李仲卿(唐高宗时人)续成十卷。由此可知,《上清秘诀》应出于唐代。
《上清经秘诀》作者应该是唐玄宗
再看《秘诀》第二段中,有“朕闻”、“握图受之主”、“我国家胄白云之积庆,承玄元之妙旨,合德二仪,同光五圣”等用语。显而易见,序文的作者应为唐朝皇帝。而唐代皇帝中正式接受上清派道的,正是以崇奉道教而著称的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资料图 图源网络)
据史书记载,唐天宝年间,玄宗屡次追尊玄元皇帝圣号。天宝七年(748)受上清经,遥礼茅山道士李含光为师。次年,玄宗亲谒京师太清宫,册老君尊号曰“圣祖大道玄元皇帝”;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五帝皆追加“大圣皇帝”之字,此即上文所谓“五圣”也。按唐玄宗为道教经书作序,在《道藏》中不止一处。如《一切道经妙门由起》、《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品》等书前,均有唐明皇御制的序文;又《混元圣记》中载有天宝七年玄宗令天下诸道抄写《一切道经》的诏书。其行文用语,皆与上引《秘诀》大略相同。由此可知,现存的《上清经秘诀》,应是唐玄宗为道教上清派某种经书秘诀所作的序文。这篇序文虽保留下来,但原书应有的经诀却被后来的《道藏》编者删去了。
《上清经秘诀》最后一段引述的《登真隐诀》佚文,可以证明《太上老君内观经》的问世年代。
《上清经秘诀》的时代和作者既已明确,其中最后一段引述的《登真隐诀》佚文,则应引起我们注意。众所周知,《登真隐诀》是梁朝陶弘景编撰的重要著作,主要讲述上清派经书中养生登仙的方术秘诀。该书原有二十四卷(一说二十五卷),但现存的《道藏》本仅有三卷,较原书缺佚大半。南北朝隋唐的其它道书中,尚保存有不少《登真隐诀》的佚文。《上清经秘诀》中最后一段引述的就是《登真隐诀》的佚文。这段佚文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证明另一篇重要道经,即《太上老君内观经》的问世年代。
《太上老君内观经》现存《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又见《云笈七签》卷十七。该经撰人不详。据《道藏提要》及笔者考订,大约出于南北朝末隋唐之际。据元人朱象先《终南山说经台历代真仙碑记》称:隋唐时陕西楼观派道士田仕文,于隋开皇七年(587)披度为道士,师华阳子(北周道士韦节),“受《内观》、《定观》真诀”。这里所谓“内观真诀”,可能就是现存的《内观经》。应出于南北朝末,最迟不晚于隋唐之际。因为唐初道士张万福撰《传授三洞经戒法略说》,已引述此经。
《内观经》强调道教修炼方法应从神仙道教的方术修练(思神),转向重玄之道的心性修练(内观)的论点。
《内观经》托为太上老君所说,以南北朝隋唐道教中流行的“重玄”学说为本,论述了人的身心与自然道体的关系,以及修心复性,体道合真的要诀。全文分十五段。
第一段首先历数人的生命形成过程,指出人身中有诸多神灵存在,心为一身之主,心中所藏“神明”有制御形神,使人明了事理的功能。人之祸福皆由心定,生死轮回之根源在于心神受物欲缠缚染蔽,不能保持清静自然。所以圣人设法教化众生,“使内观己身,澄其心也”。
第二段指出万物之中,人最为灵,当知自尊自贵,不受物欲污染,守道长生,为善保真。
第三段为全经重点,指出“道”为生命之本,道在人身中则为神明,即人之心。所以修道即是修心,修心即是修道;观心守道为长生登仙之根本。
重玄派创始人孙登(资料图 图源网络)
《内观经》第三段原文如下:
老君曰:……道者,有而无形,无而有情,变化不测,通神群生,在人之身则为神明,所谓心也。所以教人修道则修心也,教人修心则修道也。道不可见,因生而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羽化神仙。人不能长保者,以其不能内观于心故也。内观不遗,生道长存。
这段话阐明了道体与人体、道性与人性、修道与修心如一不二的辩证关系,明确提出了道教的修练,应从神仙道教的方术修练(思神),转向重玄之道的心性修练(内观)的论点。这在南北朝隋唐道教义理的发展中非常重要。
道教重玄派哲学:道性是非无非有,若能方便修行,断诸烦恼,清除污垢,恢复本心,则能复归于道。
我们知道,道教重玄哲学在南北朝隋唐时代受佛教讨论“佛性”的影响,提出了“道性”问题。所谓“道性”指一切众生禀赋于道,与道同一的真心本性。这个真心本性是众生应该修道并能得道的内在根据。重玄家认为:道体与心体,道性与众生性,是非无非有,非一非异的对立统一关系。从道体虚寂清静的本质来看,道性是无;从道能应感万物的功能来看,道性是有。道体无形而有用,非物而能应物;道遍在一切,故一切众生皆含道性。道性与万物众生之性非一非异,是一亦是二。正因为道与众生既相同又有不同,所以众生应该修道,并且能够修道而得道。
重玄学还提出:众生的心性得自道体,本来清静澄明,具足一切功德智慧,但为后天尘缘迷惑染蔽,以致心动神驰,与道隔断。若能方便修行,断诸烦恼,清除污垢,恢复本心,则能复归于道,所以修道即是修心,内观定心是修道成仙的根本。这个观点正是《内观经》,以及《定观经》、《清静经》等许多隋唐道教经论的要旨。
值得注意的是,《内观经》关于道性即是人心,修道即是修心的论点,最早是由谁提出的?由于《内观经》的年代和作者不甚明确,因此只能推定为北朝末年的楼观道士。但是从前文《上清经秘诀》中引述的《登真隐诀》佚文来看,原来这一观点的始作者应是南朝著名道士陶弘景。因为那段佚文与前引《内观经》的文字几乎完全相同。重玄学的道性论竟然首先出现在以讲述炼形存神方术为主的上清派著作《登真隐诀》之中,确实应该引起道教哲学史家的注意。
转载本站文章《上清经秘诀与太上洞玄灵宝福日妙经:道教修行典籍指南》,
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oulujun.cn/html/res/Religion/Taoism/2016_0217_7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