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富于民与穷民有术:大宋之后,明清两朝寄生虫啃食中华
Author:zhoulujun Date:
宋代国家军事力量虽弱小,但民间的财富却不亚于中国历史上任何所谓的“盛世”,甚至有过之。
宋代是有名的冗官泛滥的朝代,所谓的“官”,也就是俗话说的吃皇粮的和吃财政饭的。在王安石变法之前,北宋的人口大约为3000万,官员为20000多人,官民比例大抵为1∶1500。王安石变法之后,比例更低。这个比例大大高于明清时期。
中学历史课本里的王安石变法,课本里写着宋朝冗官,冗兵是弊病。其实宋朝官民比是1比1400,跟汉唐1比2000比的确是官多了点。但是实际上也没有特别多
宋代人口是1.2亿,宋太祖时期的官员总数约为5000人,到了宋真宗时增加到9000多人了,宋仁宗时有17000多人,到宋徽宗时期,官员数量高达48000多人
冗官,冗兵,我裁员不就行了?我这个中学生都能想到的解决办法,多么简单的事情,为啥王安石都做不好,看起来王安石能力不咋地啊,他还能被称为改革家?!
现在突然想通了,他居然敢淘汰官员。无论王安石能力如何,他的勇气都是巨大的。
但是,确实王安石为什么被骂,而且改革根本无法成功,这是为何?
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政府直接成了跟老百姓利益博弈的对象,也就是“与民争利”!
古罗马民间也盛行借贷,官方有规定,利息不得超过6%。
青苗法,是官府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发贷款给农民,一年收取20%利息。
市易法,是官府放贷给百姓,百姓拿财物抵押,半年利息10%,全年20%。
两者相当于政府扮演银行放贷。比如官府发放的青苗钱如果还不出来,是有暴力机器作为后盾的,官府可以把拖欠的农民拘捕,套上枷锁,抓到牢中,逼迫还款。
在历朝历代当中,公务员占总人口的比重具体如下,汉代是1:7948,唐代是1:3927,明代是1:2299,清代是1:911。
“文景之治”的西汉时期为1比7945。
“贞观之治”的唐朝前期为1比3927。
元代成宗时为1比2613。
“康乾盛世”的清代康熙大帝治国时为1比911。
所有才有汉、唐、宋的繁华盛世,与清朝的盛世饥饿!
大体上来说,明朝是国家穷百姓穷,贪官大宗室大海商富。宋朝是高收入高支出,国家百姓比明朝富些,官僚商人不如明朝富。
因为宋朝的财税大头是茶酒等各类征榷。
大宋手工业,比起唐朝来,可算是井喷,技术更高精尖,比如冶炼,唐朝还是吹皮囊,宋朝已经有了木风箱和大高炉,又比如纺织,花色品种更多,质地更好,“薄如蝉翼”的精品风格,早都是小儿科。还有瓷器,唐朝就只有青瓷白瓷,宋朝五颜六色,各种花色都有!
最井喷的还是产量,宋朝铁产量是唐朝八倍,铜产量二十二倍,至于两大出口拳头:丝绸和瓷器。宋朝纺织工场开进了城市,到处“千室夜鸣记”,瓷器产地举国一百多个,还有五大名窑。质量统统过硬,产量更不知道是唐朝多少倍!
最甩开唐朝的产业,当属造船,不但造船量大,质量也更强,特别是大船, 唐朝少见的“万石船”,宋朝都常见,且技术全球领先,独家龙骨结构和横隔舱,欧洲都是直到近代才有 。1974年泉州出土的宋朝海船,历经千年船体都完好,质量十分经得住考验。
宋朝确有不少城市很繁华。北宋都城汴京有160多行,商户达6400多家,“如遇买卖,动以万数”,此外,因南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泉州曾居世界第一大港。
一代仁君宋仁宗,就喜欢女子相扑,还跑到民间瓦舍来与民同乐,嘉佑年间他亲自出席相扑赛事,当场重奖女选手,气的司马光一顿怒骂,强烈要求取缔。
老夫子司马光吐血怒斥:世风日下,贩夫走卒皆穿丝…………
明、清两朝,是中华文明………………
大明:一国养一家
明朝粉会吹: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那是因为皇亲国戚吃光了整个国家,国库空虚、农民穷成流民!
嘉靖八年,栽入统计的宗室人口仅有8200人左右,但只过了75年,宗室人口就已扩大了19倍,达到了157000人了
在嘉靖三十二年时,天下岁供京师禄米是400万石,需要承担的各处禄米总计数额却达到了853万石,万历初年的全国财政支出约是1854万两,其中用于宗藩禄粮的就有552万两左右,占比达29.76%。
这如此巨大的之初,大致相当于宁夏之役和播州之役的总军费,或者相当于万历四十八年为辽东战事所加派的田赋,由此可知,如果没有庞大的宗室寄生虫,何至于辽东战事无钱可用?
史书中宗室冲击地方衙门,殴辱地方官,伪造官印的事屡见不鲜,甚至还有人合谋伪造官印,冒支禄粮……
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孙已繁衍至100万人之多。朱元璋的这些后代,已经成了啃食王朝大厦的大嘴蛀虫,他们坐吃国家,毁掉基础,让朱元璋预想的“千秋大业”尚不足三百年就蹦出了“截止符”。
朝廷的腐败、藩王们的贪婪剥削,促燃了明末的农民起义的烈火,起义军刀锋所指,自然是蜕变为剥削阶级的朱家皇族。
中国最后一个汉室王朝的明朝皇室数十万皇族成员,大部分被造反军屠杀了
被李自成杀掉的藩王大致有十二位
被张献忠杀掉的藩王有七位
满清朝廷除掉朱元璋后代宗室的王爷们,清朝皇家陆续杀掉明代郡王以上的宗室50多位,而且对他们的家室也全部诛杀,致使一万多朱家的血脉被根除。
李自成和张献忠等起义军杀死的明末藩王,看起来杀得十分血腥,人头纷纷落地,但只是一部分。最终下手斩草除根的,是入关后的满清朝廷。
清军入关后共杀死了近三百位明朝皇族成员,其对明朝宗室的屠杀一直持续到康熙朝。康熙七年,皇帝下令对明朝宗室网开一面,允许他们恢复姓氏和祭祀,并给予优待,然而这只是一种政治手段,目的是让宗室自投罗网,好一网打尽。在康熙后期和雍正时期,清朝对明朝宗室的搜捕和追杀仍在继续,直到乾隆年间才终止。
明朝百姓还不是最残的,地狱十八层下面居然还有十九层!
乾隆盛世
明朝时期已经给百姓造成了严重的赋税负担,然而清朝的赋税比明朝更加恐怖。
清朝的财政收入在康熙年间就已经达到3000万两白银,远高于明朝的最高收入2300万两——康熙年间的人口比明朝高峰期少了约1亿人口(少了一半)。
明朝中后期,全国人口已突破2亿,清朝入关的时候,由于多年战乱,人口已经降低到5000万左右,到了康熙时代,人口也不过7000万左右。康熙年间的9000万人口。晚年人口突破1.2亿。
红薯土豆在康熙年间广为传播,这两种作物的传入对于中国的农业生产和人口增长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清朝赋税最轻?民众却被盘剥面无人色!
哪怕康熙皇帝曾经下诏规定,在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后出生的人不再增加赋税,可是根据“黄宗羲定律”来算,清朝的税收实际上是每年都在增加的。
清朝的税收不同于历朝历代,除了对田地征收重税外,还包括关税、漕粮、机制税以及盐铁茶等。
田赋占财政收入总额的70%以上。排在第二位的是盐税收入,超过财政收入总额的10%,关税在当时份额还比较小,被列为其他的“杂税”。
因为清朝,皇权达到顶峰、闭关锁国也到达顶峰!
唐中期以后,皇权旁落,对商人的限制政策也变得松懈起来,商业活动也越来越频繁,商税对税收的贡献也越来越大。
宋朝却是我国古代经济最繁荣的一个时期了,再加之宋朝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国策,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经商的人也是非常大多。
元朝,人家就没有重农抑商的基因。元朝商业非常发达,尤其是对外贸易,元朝泉州,是当时世界第一大港。元朝甚至把国家税收交给大商人去征收,由此可知,商人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元朝的大商人基本都是色目人,汉族商人很少。
明朝又开始奉行“重农抑商”的国策,但是中期 “皇族朱家根本养不起”开始搞商贸,万历中后期,商业税就成了政府的主要税种之一
清朝时期的通货膨胀比明朝严重多,清朝时期白银的流入抬高了物价,民不聊生
乾隆盛世表面上看非常厉害,但是实际上这个盛世是一个饥饿的盛世,是一个恐怖的盛世,是一个只有生存权,却缺少发展权的盛世。所以乾隆还没死的时候就爆发了规模很大的白莲教起义,乾隆死后不过才40年,就爆发了鸦片战争,从此大清王朝就一蹶不振。
清朝人达到了历代人均身高最低,粮食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养出了4亿脸黄皮瘦的饥民,也被清粉吹嘘为清朝的善治。到现在,有的村子一天只吃两顿饭,这是大清风俗的遗存。
清代的“耗羡”比起明代发生巨额增长,其中包含大量地方政府运转所必需的正常开支。虽然清朝初期沿用明制,但地方存留逐渐减少,使得地方财政困难。
雍正实施“耗羡归公”后,耗羡之外又增耗羡,乾隆上台后更是将火耗体系收归中央,地方财政再次陷入困境,不得不火耗之外再加火耗,使得老百姓的负担进一步增加。
康熙年间,山东大饥, 人相食。兖州, 登州大饥, 民死大半, 至食屋草。
乾隆年间, 苏皖鲁“尸横道路”。 “刮(尸)肉而啖”。
光绪年间, 丁戊奇荒饿死1200万, “饥则掠人食”。
《曾国藩日记》记载皖南到处食人,记载江苏人肉卖九十文一斤。
甲午开战前,日本年财政收入7000万两白银,与清朝接近。
中国赔8国联军4亿多两白银,一个中国人赔一两。要39年还清。
大清注定要完: 八旗子弟一生能领多少银子
清军入关后,清朝统治者对八旗子弟制定了一系列的优待政策,除了在皇家当差外,不允许从事其它职业,那些当兵的有“俸禄”,无业的则由朝廷按时发放“月钱”。八旗子弟爵位世袭,不缴纳赋税,免除劳役,由朝廷出钱建造房屋,即使犯了罪也不受鞭刑、不佩戴枷锁
一般在一个旗人之家里,有大概3-4个人入军队,其他的旗人赋闲在家,这也就是人们印象中腐败无能的旗人及其奢华颓靡的生活。
雍正皇帝曾三次说:
八旗为本朝根本,国家莫有要于此者。
八旗满洲 ,乃我朝之根本,根本不可不固。
八旗兵丁,乃国家之根本。
顺治年间,八旗子弟开始实行薪金制:凡八旗前锋、户军、领催、骁骑,每名月给饷银2两;匠役1两。
康熙年间,八旗子弟的福利待遇开始大幅度上涨。朝廷规定:凡前锋、亲军、护军、领催、弓匠长,每名月给饷银4两;骁骑、弓匠、铜匠每月给饷银3两。
除了饷银,每名八旗兵每年还能领取禄米48斛,按一斛稻谷130斤来算,合计6240斤。
出兵打仗时,八旗士兵能够领到双份工资,其原饷仍在京城支领,而在行营中另领一份口粮,称为“行粮”,标准是每名兵士每月6两银子,每日8.3合米,马草2束,料5升。
八旗士兵的家属也能按月领取口粮,就连家里的马匹也发给马乾,即马草料。
除此之外,八旗子弟都有世袭的土地,称为“旗地”,每人大约几十亩。这些土地,全部都交给汉人耕种,旗人坐收田租。
清朝八旗中入军队的人大概有20万,兵种不同领取的俸禄也有差别,大概在每月1-4两不等。如果取一个平均值2两(1200文),举个例子,清朝嘉庆年间,面粉1斤20文,一个人的粮食钱大概是一年2两左右,八旗弟子家中人口数颇多,因为生子朝廷会给30两的补贴,如果按照一家人8口,那么一家八口一年的粮食开销是16两。最重要的是,八旗兵每月不仅有俸禄,还有粮食,所以粮食根本不需要用钱买,每年春秋季各领取一次,足够每家人吃。那么这些俸禄都用来干嘛呢——肯定是吃喝嫖赌样样精通。
但是旗人如此之多,区区一个大清朝的朝廷,又怎么装得下呢?
嘉庆年间,1798年这一年总共发放兵饷1400万两,占军费总支出的54%,而里面有大半数是绿营的兵饷,如果对半分的话差不多要消耗700万两给八旗兵。为什么要举嘉庆时期的例子?因为嘉庆皇帝算是清朝历代皇帝里勤俭持家的明君了,在嘉庆年间尚且要耗费如此巨额,在别的皇帝那里会更多。有资料统计,清朝各朝各代平均每年要消耗近70%的资金来供养军队。
弓马立国
众所周知,清朝靠弓马立国。在王朝的前期,贵族教育是武艺和文教并举的,这让满洲贵族的素质要远高于只能吃国家财政的明朝宗室。
但是进入近代史,满清皇族仅接受过传统中式教育。只会明争暗斗,而没有任何现代化的施政理念。
晚晴500多万人口的旗人群体中,有22.7万人被强制进行了军事训练,但是清廷空有数十万兵丁,实则无一位可靠的统兵大将。
在太平天国起义,天王洪秀全“严种族之辩”,命令凡是太平军占领的地方,所有旗人一律格杀勿论。为此,太平天国攻占过的地方,旗人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仅有记载的八旗军籍的旗兵,就有超过20多万被杀。
南方是满清建政之初屠杀汉人最烈地区,由此导致南方汉民族更具有民族意识,后来的反清起义也都是从南方发起。
辛亥革命由民族主义激发,各地革命军和不堪被压迫的穷苦百姓们,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个口号的引导下,每光复一个地区,必先屠光当地满人。这场全国性的排满屠杀,一直持续到袁世凯夺权,在北京宣布就任大总统后,北洋政府才命令各地革命军停止屠杀。
辛亥革命
中国同盟会早期曾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但同盟会的机关刊物在1908年2月的 社论表示,要反对的是清朝的贵族统治者,而非满族这个民族。
满族志士献身中华民族革命
1911年秋,满族聚居区辽宁凤城爆发起义,满族人鲍化南联合汉族人刘雍等,号召民众剪掉辫子,实行“耕者有其田”,组织起满汉农民革命军。
1911年11月17日,以镶黄旗人张榕为首的革命派在沈阳成立了“联合急进会”,作为进行革命活动的领导机构,明确提出“响应南方,使清帝不敢东归……以建设满汉联合共和政体为目的”的革命口号。
一个多月后,张榕、恒宝崑(又名恒六,正白旗人)、田亚斌等人就被赵尔巽(时任东北三省总督)派张作霖杀害。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在南京特别为张榕举行了追悼会。
蒙古王公们1912年1月29日御前会议上表示:“如决定共和,我 蒙古自无不加入大共和国家。”他们还于2月1日致电孙中山,称赞共和建国蓝图:“合五大民族组织共和政体,使全国人民得享自由幸福,规划之宏,寰烁古 今”。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颁布的退位诏书,于是清朝正式灭亡。
古之君天下者重在保全民命,不忍以养人者害人,朕钦奉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无非欲先大乱,期保永安,全国各省响应,华夏沸腾,以大局危难,兆民困苦,生灵涂炭,特命内阁遣员与民军代表协商讨论,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睽隔,彼此相指,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得安宁,今全民心理多倾向于共和制度,人心所向,天命可知,全民期盼和平解决,若拂逆多数民心,予亦何忍因一民族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之全国,定为共和立宪之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即由全民选举并组织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全民安堵,海宇又安,仍合中华民族之完全领土之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永远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永受国民之优礼条件,于宗庙陵寝永远奉祀,中华民族永远不再实行帝制,先皇陵制如旧妥修各节,均已一律担承,皇帝永不废尊号,共保治安,亲睹世界升平民治之告成,胥享共和幸福,予有厚望焉,岂不懿欤,钦此。
从此华夏走向共和
我知道,你们很着急。张勋复辟了,国会又开不成了,我知道。我啊,我急的不是这个,这些日子我想得很多,我们本来是共和国,可怎么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了封建主义专制主义的东西,这个问题不解决,专制复辟就是必然的,共和国就永远是一个泡影。
共和的观念,是平等、自由、博爱嘛。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各级行政官员都视法律为粪土,民众仍被奴役着。
民国应该是自由之国,自由是民众天赋的权利!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是只有当权者的自由,权力大的有权力大的自由,权力小的有权力小的自由。民众,没有权力,没有自由。
民国应该是博爱之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可民国六年来,我们又看到的是什么?是只有民众对当权者恐惧的爱,而当权者对民众,只有囗头上虚伪的爱。那种真诚真挚的博爱,我们看不到啊。
民国更应该是法治之国!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行政权力一次又一次地肆无忌惮地干涉立法∶你不听话,我就收买你;你不服从,我就逮捕你,甚至暗杀你。立法者成了行政官员随意蹂躏的妓女!
那行政是什么呢?行政应该说是大总统及其一整套文官制度。应该是服务于国民,行共和之政。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是一个打着共和旗帜的家天下,在这个家天下的行政中,我们根本看不到透明的行政程序,更看不到监督之制。那些行政官员,是如何花掉民众的血汗钱,民众不知道,那些行政官员把多少钱揣进了自己的腰包,你们不知道吧,我也不知道。
你们都知道司法是裁判吧,这个裁判的原则是什么?是一部主权在民的共和国宪法。可民国六年来,我们根本没有看到这么一部宪法嘛!就那部不成熟的《临时约法》,也一次又一次地被强奸。
有人说,不不不,不是一个人,是有一些人说,共和他只是一个称号而已,你孙大炮说的这些大虚幻、太遥远,不符合国情,它就像一个气球,啊,看着很美丽,可一飞上天啊,“卟”,破灭了。我想请问你,难道我们不要共和了吗?难道共和真错了吗?如果不要共和,我们有的就永远是专制;如果我们不要共和,那我们有的就永远是被奴役。
如果共和是错的,那自由就是错的;如果共和是错的,那平等就是错的;如果共和是错的,那博爱就是错的吗?我们追求的共和没有错,当然它还不完善,所以我们要一点一滴地去完善它,哪怕为此要付出代价呢!
哦!对了,我今天穿的这身衣服有点古怪是吧,连裁缝都说是很奇怪的。但是我要说这是,这是为了完善共和,你们还觉得奇怪是吗?我要说,这就是共和,这就是共和的衣服。这边,我设计了三颗扣子,共和的理念,就是平等、自由、博爱。这边也有三颗扣子∶民族、民权、民生。那宪法呢?呵呵呵,我说的不是三权宪法。我发明了个新词,叫五权宪法。这里装的是立法权,这儿装的是行政权,这儿装的是司法权,这三权你们都很熟悉,叫间接民权。我情有独钟的是直接民权。要让普通的民众都有直接参政议政的权力!
一个是考试权,我们中国古代就有考试的传统,后来把科举废除了,当然这对后来大兴新学有好处,可当官就不再考试了,这不好,这就像倒脏水把孩子也倒出去一样啊。民国六年来,在行政上用的是什么人啊,都是袁世凯他北洋的人,至今还如此。所以我们要把考试权还给民众。今后,凡行政用人,一定要经过考试,不管是谁!
还有一个是弹劾权。没地儿装了,不急,不急,装在这儿,弹劾权!为什么要把弹劾权藏在里面呢?因为它是民众的杀手锏,它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突然杀出来,弹劾你。
所以你要战战兢兢地当官,老老实实地为民做事。我想这回有人,更要说我孙文是个疯子,吃饭穿衣都说共和,你孙大炮还会什么?他说得对。我只知道共和这两个字,我这一辈子就认这两个字:共和。
我们有许多志士同仁,为了共和连生命都献出了,我孙文此生啊,没有别的希望,就一个希望,那就是:让共和不仅是一个名词,一句空话,或一个形式,要让它成为我们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让它成为我们牢不可破的信念。
共和是普天之下民众的选择,是世界的潮流,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我孙文相信,我们这个中华民族啊,它一定会实现共和的,我坚信这一点!
每当读一遍这些文章,就忍不住热泪盈眶,同时又索然无味(余又任、吾三连)……
走进共和
相比大明,清朝灭亡之后,民国政府对清王朝的八旗贵族并没有挥下屠刀。但是,他们大多数只会寄生!
末代皇帝溥仪的堂兄弟溥涧,在清朝灭亡后没几年,就迅速败光了家产,后来只能以卖画为生。庄亲王的后代败光所有家产后,竟饿死在南横街的一个空房子里。《京津风土丛书》中曾这样形容落寞的八旗子弟:“游手好闲,柔弱无力,穷到尽头,相对自缢。”
1912年12月,南京“旗人贫困无告者三千五百六十余口”。 由于生活陷于断绝,南京部分旗人只有以请愿的形式,要求当局解决旗人生计问题。
1917年,也就是袁世凯死后,段祺瑞和黎元洪的府院之争闹了个一地鸡毛。之后就是张勋带辫子兵进京,宣统复辟了。闹剧没几天结束了,但却给北洋政府找到了收拾八旗子弟的借口。这借口合情合理,本来我们民国政府是优待你们的,可是你们竟然闹复辟,那惩罚一下你们不过分吧。也没什么太过分的,之前的各个“旗产”都没收过房租,现在因为跟你们打仗闹的缺钱了,那就从现在开始交房租吧,否则就搬家。
1924年,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控制了北京政权。虽然说冯玉祥严格说起来也算北洋系统,但实际上既没感情也没有隶属关系,因为冯玉祥的军火和军费都是苏联提供的,跟中华民国都没什么关系。所以冯玉祥首先是驱逐了溥仪,既是表示革命,图的也是故宫里的珍宝财产。但老冯的政权没坐稳,张作霖出山了,赶跑了冯玉祥,北京城归了东北军。
奉系理论上也是北洋系统的,但张作霖是土匪出身啊,跟冯国璋段祺瑞什么的完全两码事儿。所以根本就不管那套,既然是我的地盘儿了就由我做主。而且东北军当时兵强马壮,根本看不上曾经的八旗子弟了,所以他虽然没有废除优待条件,但实际上是基本不给钱了。就连军队的粮饷都克扣,不服你就来找我讲理。
从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描写中可以看出,祥子很有可能就是海淀的“营旗子弟”。到了民国没资格当兵,房子也稀里糊涂的成了国有财产,交不起房租就只能进北京拉车呗,从最初的买车梦,到最后的冻饿而死,这就是很多底层旗人的悲惨下场……
在辛亥革命之后,终日流落街头到处打零工的满族人约占到20%。
参考文章:
王安石变法想到的 https://xueqiu.com/1073473211/301222292
《走向共和》孙中山演讲全文 https://www.douban.com/note/127553096/?_i=3040926ohQKqTN,3041201ohQKqTN
转载本站文章《藏富于民与穷民有术:大宋之后,明清两朝寄生虫啃食中华》,
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oulujun.cn/html/res/literature/history/2024_1201_9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