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SpecialTopic > Opinion > observer >

    印度是民主失败的典型?印度的改革开放之路

    Author:zhoulujun Date:

    五十年代中后期,印度效仿苏联,确定了优先发展国防重工业的战略。中国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经济形势也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此时的印度依然留给世界一个贫困大国的形象,与当年尼赫鲁的立国宏愿相去甚远。

    提到印度,一般人的看法就是,印度是一个非常贫穷落后的国家,与中国存在巨大的差距。

    印度的是民主失败的典型代表

    印度的国有化之路

    二战结束后,广大殖民地利用千载难逢的机会,纷纷从宗主国独立。殖民地独立后如何发展经济便成为了最重要的问题。

    而此时苏联在短期内快速强大的成就,给殖民地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恰逢世界格局滑向冷战,苏联也希望在外交上破局,学习苏联就成了不少殖民地国家的选择。

    印度效仿苏联

    五十年代中后期,印度效仿苏联,确定了优先发展国防重工业的战略,并且在外交上与苏联亲善,以换取经济合作

    尼赫鲁是个工业化迷,一心要通过国家集中投资来赶超发达国家,把印度变成工业化强国。尼赫鲁和英迪拉·甘地父女两代(连同几位过渡总理)执政37年,一直以“五年计划”的方式搞经济。而且好搞大型企业。因此印度经济的产业集中程度相当高,很多基础工业部门的生产集中于若干大型国营公司。

    在冷战的国际环境中,印度利用美苏争夺世界的格局,从双方获得经济和军事援助。但由于美国不支持国营经济,印度主要利用苏联的援助,进口当时比较落后的苏联重工业设备和国防工业设备。


    接管外国或私营企业,推行国有化,增强国有企业实力

    印度独立以后,国有化的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对原殖民政府或外国资本和私营掌握的矿山、铁路等重要工业实行国有化,而且对金融服务业也进行国有化。

    划定公、私企业经营范围,增强国营企业的垄断地位

    1956 年印度政府颁布了《工业政策决议》,把工业分为 3 大类:第一类专门由公营部门拥有和经营,包括重工业、基础工业、主要矿产、国防工业以及重要的公用服务设施,共 17 种;第二类包括 12 种,主要是第一类以外的矿产、机械工业、化学工业、药品生产等,原则上也应由国有企业经营,但私营企业可以起补充

    限制私营企业的竞争,加大对国有企业投资

    印度政府于 1951 年制定的《工业(发展与管制)法》,规定属于该法第一表的 163 类工业,凡建立新企业、扩大生产线、制造新产品,以及迁移厂址等必须向中央政府申请许可证,必要时政府可以对工厂的厂址、规模等提出条件;政府有权对出现生产、资金以及股份等问题的企业进行调查并提出解决方案;或接管经营不善的企业。该法还授权政府对工业品的价格、产量以及分配渠道等作出规定。

    小企业不受此法约束,而对有垄断性的大私人资本又另立垄断和限制性贸易行为法,约束其资产膨胀和垄断力。政府通过这些政策法令,采取严格的许可证制,对私营工业的发展进行限制,力图使其对国有企业是补充而不是竞争。同时,政府在整个国家的投资分配上对国有企业采取政策倾斜,从“二五”计划(1956-61)到“六五”计划(1980-85)的各个五年计划中,国有部门的投资比重始终高于私营部门。

    经过多年的发展,到1991年时,印度已经有246家中央直属企业,邦一级的国企数量则更多,对国防工业、铁路、邮电、港口、航空、银行、保险实现了垄断,在其他重工业和基础工业中也占有绝对优势。

    在矿业、公用事业、铁路、邮电、金融等部门,国有部门所占比重已达 90%以上,有些甚至高达 100%。在一些轻工业产品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如手表 66%,主要药品占 59%以上。在第三产业中,银行和保险占 90%以上,海运占 53%,空运达 100%4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印度通过扶持和保护国有企业,建立了完善的工业体系。

    但国营企业的设备和技术落后,粗放式的外延投资,加上吃大锅饭的管理方式和国家统负盈亏,注定了企业效益低。

    印度国企也存在因缺乏竞争带来的体制僵化、经济效益低的问题。印度国企基本都从50年代一直亏损到80年代,如果去除石油企业,那么一直到九十年代改革前夕,它们总体上依旧是亏损状态。

    近半数的国营企业亏损拖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后腿!

    国家对行业的过度垄断,压抑了私营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削弱了市场竞争,造成国有企业经营的低效率。同时,国家为了保证国有企业按计划发展,过多的干预企业的经营管理,使得国有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市场,而成为政府单纯的计划调控工具。这必然影响到国有企业生产效率的正常发挥。

    1951年至1980年的30年中,印度经济平均年增长率只有3.5%。私营大企业虽然管理先进,但在投资方向、外汇使用、外资引进和对外投资等诸多方面受到限制,产品技术升级缓慢。在半封闭半管制的体制下,印度的制造业总体上处于落后状态,产品缺乏竞争力。


    中国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经济形势也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此时的印度依然留给世界一个贫困大国的形象,与当年尼赫鲁的立国宏愿相去甚远

    苏联模式的注定要改革

    从八十年代开始,印度的补贴、国防开支就逐渐膨胀,超过了印度政府的财政收入,赤字逐步扩大。

    1990-1991财年,在海湾危机的冲击下,政府赤字已经高达4333亿卢比,占GDP的8.4%;印度的外汇储备仅剩12.5亿美元,政府外债总额为3万亿卢比;利息开支又占到当年借款的62%,这几乎是在拆东墙补西墙,像极了如今借了网贷的学生。

    迟到的改革

    1991年,尼赫鲁·甘地家族暂时后继无人,国大党资深元老拉奥成为印度总理,“尼赫鲁社会主义”的既定方针被突破,一系列改革措施开始在印度推行。

    解体前的苏联经济崩盘到底有多恐怖?百姓穷到只能吃土豆! 

    到1990-1991年,苏联经济已经全面恶化,失去了控制。

    1988年,苏联货币发行量是120亿卢布,到1991年竟达1373亿卢布,超过前30年货币发行量的总和。

    1988年苏联人的月工资可以买到1250公斤土豆,到了1992年只能买172公斤的土豆,穷到只有土豆才能果腹。考虑到苏联解体后巨大的贫富分化,底层百姓的生活更加凄惨,年轻人走向街头打架斗殴、酗酒闹事。

    与此同时,苏联食品严重短缺,屡发抢购风潮,戈尔巴乔夫不得不亲自出马公开向西方乞求“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1991年的苏联,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根本无力回天,走向解体也是必然之事了


    为摆脱经济危机,时任财政部长曼莫汗·辛格制定了经济自由化和全球化的改革方案,彻底抛弃尼赫鲁发展模式,从半封闭半管制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辛格把它称为印度经济的“第二次革命”。

    和很多社会主义国家类似,印度经济的运行方向一直由指令性的五年计划确定。但是在1992-1997年的第八个五年计划中,印度划分了中央政府与邦政府在经济增长中的权责,不再对企业直接下达生产指标,五年计划从指令性转型为指导性。

    1991年-1996年任职财政部长的辛格,被誉为印度经济改革之父。他当选后,吸取了前任失去民意的教训,在保证不开倒车的前提下放慢了改革的速度,发布以保障民生为主的《最低共同纲领》。

    印度一方面试图扶植高新技术,另一方面试图对公营企业动刀,对于一些死而不僵的企业果断撤资,同时鼓励小企业的发展。为私营企业松绑,推动印度企业出海。

    为了给改革争取时间,辛格政府政治与外交方面上相对低调,在2004-2014年的十年时间中抓住了改革的红利,大力发展经济,韬光养晦地度过了08年金融危机。

    ……………………里面太多的故事,这里省略……………………

    尴尬的问题则在于印度改革起步太晚,错过了之前的产业转移浪潮,而技术和资本的转移浪潮会优先考虑投资环境更佳、基础设施更完备的国家,留给印度这个后来者的红利已经不多。


    但是不改革,印度………………



    转载本站文章《印度是民主失败的典型?印度的改革开放之路》,
    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oulujun.cn/html/res/Opinion/observer/9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