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SpecialTopic > Opinion > Editorials >

    从刨根电影投资回报率——分析电影制作各个环节

    Author:[email protected] Date:

    那么一部电影是怎么被制作出来的呢?电影投资人又是如何分账分红的呢?一部完整电影的制作、发行及利润回收。

    一部电影的制作回报率基本分析

    常话说,电影要取得超过三倍的投资的票房才有钱赚,这个三倍是说一部电影的票房中,国家(电影专项资金与税等)和影城要拿走票价的60%左右,剩下的40%还要扣除发行方的成本与盈利,基本前方到手的钱在30%左右。这是国产片的计算方式。 

    在中国没有影碟收入,盗版太严重了,光盘收入几乎就没有过。还有家庭影院。好莱坞那边。家庭影院跟DVD发行的收入利润都能有票房利润的一半。。。比如 怪兽电力公司这电影的DVD跟家庭影院点播的收入就都超过了票房收入。

    在中国网页播放等其它收入也很低,所以基本还是得靠票房——网络上,比如优酷/爱奇艺等视频网站慢慢也是收入来源了

    中国电影业票房分账基本规则:

    1. 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计入电子售票系统,数据统一汇总到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简称专资办)。以专资办的统计数据作为各方分账的依据。 

    2. 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营改增之后电影院增值税临时政策是收取3%,但是这部分税率可抵扣),及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剩余的91.7%(2014年之后是92%)认定为一部电影的“可分账票房”。 

    3. 可分账票房中,电影院及院线提留57%,中影数字提留1-3%的发行代理费。剩余的40-42%归于电影制片方和发行方(大部分情况为40%)。 

    4. 影片的发行方会收取归属制片发行方部分票房的5-15%作为发行代理费用。即为可分账票房的2-6%作为发行代理费。很多情况下,发行方预付影片的宣传发行费用,这时发行方将收取更高的代理费,可占到12-20%。如果发行方承诺发行保底、买断发行、预付制作费用等方式,将收取更高的发行代理费用。 

    5. 部分影片同档期处于竞争劣势,出于增加影片排映场次的目的,给影院及院线承诺票房返点。返点一般占到可分账票房的3-5%。 

    6. 制片方回收的票房回款公式为:1*(1-0.033-0.05)*40%*(1-0.1)=0.33为一般情况下的制片方分账。以上情况为例,一部最终票房1亿的影片,回收的票房回款为3300万左右。王微说的1000万美金,也就是这做成本6000万人民币,目标票房2亿以上,在中国做电影宣发合理的宣发成本是目标票房的10%上下。也就是再拿出2000万左右作为宣发费用。总成本是8000万人民币,不考虑其它回收渠道的话,按上面的算法,确实要2.4亿才能回本。

    以上情况为例,一部最终票房1亿的影片,回收的票房回款为3300万左右。

    001q9Qmmzy6ZNfnYtma42&690.jpg

     

    一部完整电影的制作、发行及利润回收

    中国电影的资金其它回收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 版权收入:主要指电视放映权和互联网播放版权销售。这部分收入里面,CCTV6的收购费用为140万-400万每部影片,主要根据影片的题材、频道打分制度、观众期待度、演员阵容、最终票房决定。网络版权价格波动较大,从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主要跟观众期待度、演员阵容、最终票房有关。

    • 海外销售:主要是海外其他国家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发行收入、版权收入。这部分收入目前较低,增长潜力大。

    • 商务合作:主要是植入式广告、营销合作、活动冠名等方式获得的收入。

    • 授权及衍生品:主要是影片形象、片名、重要视觉元素等授权使用,以及版权衍生品的销售收入。

    • 政府补贴:主要是政府主导的文化产业补贴、地方政府专项补贴等。

    • 行业补贴:主要是摄制3D或巨幕格式的影片,票房达到一定数量后,享受专项的行业补贴。票房在5000万到1亿元之间,奖励100万元;票房在1亿到3亿元,奖励200万元;3亿到5亿元,奖励500万元;5亿以上重奖1000万元。

     其中,大部分中国影片的资金回收依赖票房分账,可占到影片总收入的80%以上。

    我不是药神投资成本7000万 票房30亿徐峥能赚多少?

    当然,我们今天主要是想跟大家算一笔账,假如《我不是药神》的票房能够突破三十亿,那么担任监制、投资方、主演等多重身份的徐峥,能赚多少钱?

    说盈利就得先算成本,目前有关《我不是药神》投资成本的说法在网上有三个版本,六千万、七千万和九千万,这其中的差异可能在于加没加后期宣传的费用。我们本着选多不选少的原则,以九千万成本计算,那么《我不是药神》的票房要达到2.7亿之后,方可盈利。票房分账原则参考下图(只看制作方的比例):

    若《我不是药神》票房达到30亿,以制作方33%的比例计算,其票房分成约为10亿。那这10亿,怎么分呢?

    根据统计,《我不是药神》的制作方(包含出品方)多达十几家,但其中主要站大头的投资方,有下面这几家:

    第一投资方为坏猴子影业;第二投资方是真乐道文化;第三投资方是欢喜传媒;第四投资方是北京文化,其他的出品方和投资方都只占小头,我们可以忽略不计。

    我们挨个来说一下,坏猴子影业,前身是宁浩工作室,基本就是宁浩自己的公司,其投资比例为25%,按照这个比例计算的话,宁浩的公司就要瓜分走2.5亿的票房收入。

    第二投资方的真乐道文化,则属于徐峥和陶虹夫妇,占股份76%,另外的股份在经纪人手中。具体投资比例不清楚,但也得在20%以上,换言之,徐峥也能从10亿票房收入中,分得2亿以上。

    第三投资方欢喜传媒,徐峥和宁浩都是该公司的重要股东,该公司投资比例约为20%左右,徐峥仍然能够在欢喜传媒这边获得一部分丰厚的票房分成利润。

    第四投资方为北京文化,投资比例为10%左右。

    可以看到,徐峥在前四家投资公司中,有两家公司占有股份,即便是粗略计算,徐峥借助《我不是药神》所获取的盈利,也得在2亿以上。虽然比不上吴京靠《战狼2》狂赚8亿,但凭借一部电影获得2亿以上的纯利润,这都能比得上一家中型企业一年努力的成果。


    一部完整的电影是如何被制作出来的

     

    就像每个公司都有一个创始人一样,每部电影也都有一个发起人,这个发起人就是电影制片人。在中国他们是电影或电视剧的最高管理者,全权负责“挑本子、组班子、找款子、拍片子、卖片子”等全盘工作。

     

    挑本子:这一步为影视作品创作的第一步,一般制片人会广泛搜罗大量现成剧本从中遴选或找市面上已经集聚大量粉丝基础的小说(即IP)对它进行版权买断,然后请专业编剧把它改编成可供拍摄的剧本。

    组班子:在确定了剧本以后,制片人就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导演进行执导拍摄。这样一个以制片人、编剧、导演为核心的主创团队的雏形已初步确定(也不排除有的项目剧组弱化编剧的情况)。在导演选定以后,制片人会与导演、编剧就剧本的修改和演员搭配、选择进行商议,以及其他剧组其他部门人员的搭建。

     

    找款子:“找款子”顾名思义就是“找资金”。影视项目从前期准备、中期拍摄、后期制作、再到送审拿“龙标”、再到最后的宣发,资金的投入贯穿全程每个环节,所以,项目是否能有条不紊的进行,资金的充沛成为了重中之重。

    以前传统的找资金的方式都是拼盘子,就是制片人先拿出一部分启动资金(完成剧本的及导演主演的敲定),然后找各个出品方(影视公司、基金、独立影视投资人)共同出资完成后续拍摄的资金。

    现在越来越多的制片方还选择了众筹的资金作为出品方,这是由于相对于从前影视制作资金大部分来自影视公司和基金投资公司,资金来源入口相对单一、封闭。

    而引入众筹资金,它不仅丰富了影视制作资金来源渠道,更能让更多的其他行业人士参与到影视投资中来,这样就能在项目创作前期起到宣传推广作用,拓宽了招商渠道,整合更多资源,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拍片子:如果把一个影视项目比作一盏油灯,制片人是灯油,那么导演就是灯油中的那根灯芯,灯油的体量决定了油灯燃烧的长久,而灯芯的质量则决定了油灯的亮度。在班子搭好、款子到齐、拍摄地址选好、演员到位的情况下,电影才正式进入到拍摄阶段,导演在剧组中的灵魂作用也开始凸显出来。

     

    我们都知道导演的创作是以电影文学剧本为基础,在执导拍摄的过程中运用蒙太奇思维进行艺术构思,编写分镜头剧本和“导演阐述”,包括对未来影片主题意念的把握,人物的描写,场面的调度,以及时空结构、声画造型和艺术样式的确定等。

    然后物色和确定演员,并根据总体构思,对摄影、演员、美术设计、录音、作曲等创作部门提出要求,组织主要创作人员研究有关资料,分析剧本,集中和统一创作意图,确定影片总的创作计划。

    导演还要按照制片部门安排的摄制计划,领导现场拍摄和各项后期工作,直到影片全部摄制完成为止。一部影片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导演的素质与修养;一部影片的风格,也往往体现了导演的艺术风格。


    拍摄完成以后,导演接下来的重要工作是对影片后期制作把关——当然,这个前提是导演得握有剪辑权。

     

    除了讲故事的能力之外,镜头语言和剪辑语言一般也是最能体现一个导演的风格。剪辑就是把杂乱的故事理顺,事件按一条清晰的时间轴排列。导演会在众多片段中挑挑拣拣,找到自己要的,去掉不喜欢的。这个工作的时长一般很难界定,可能90分钟的电影,拍摄了400分钟,初步剪完200分钟,这个时候导演可以选择去做后期,也可以继续缩短。

     

    据业内人士介绍,有的导演在拍摄时就已经每天剪好片段,所以手快的导演在拍摄完一周后就可以交出成片。

     

    附:影视后期制作的内容:视频编辑、素材处理、特效处理、字幕处理、音频处理、包装处理、成片输出。

     

    影视后期制作基本流程:


    初剪—正式剪辑—作曲选曲—特效录入—配音合成。

    一个电影项目完成前面所述工作以后,就要进入到一个最关键环节——审片。现在,广电总局已经取消了一般题材电影剧本审查,只需要备案即可,不过拍摄出来的成片依然需要审核。

    以“龙标”为例,这个大家每次在影院看电影时,出现在片头的绿底龙头标志,因上面写有“公映许可证”以及电审字号,一直被视为电影的“准生证”。

    通过广电的内容审核后,就有了龙标,这个时候所有的投资方、剧组都可以松一口气了。接下来只要完成上映前的技术审查,影片就可以同观众见面了。在技术审查上,影片的过审率几乎达到了99%,“有些影片送去审查,放映一遍当场就会过审。”

     

    卖片子:影片在拍摄完以后,制片人就要马上统筹宣传和发行的事宜,以前的宣传很简单,给媒体发几篇稿子、办几场发布会,这事就结束了。现在不同了,宣传和营销被一起纳入了宣传团队的工作范围,他们每天要干的事中,写新闻稿和找新闻点变成最不费力的事,炒作话题、只做噱头才是重中之重。

     

    有电影宣传营销团队的工作人员抱怨说,很多片方的工作人员极其不专业,电影宣传是一次长跑,最重要的是阶段规划、物料制作、整合资源,但很多片方的负责人甚至导演介入宣传后,张嘴就问你有什么点子,“电影宣传和广告不是一回事,我们也不是点子公司,浮躁的点子救不了一个电影。”

     

    让越来越多的片方和导演重视宣传的,当属《失恋33天》等几个特例。票房奇迹的出现,让很多参与其中的人以精英和大师的身份自居,他们的所谓“经验”让越来越多的人误以为那些撞大运式的宣传可以令一部烂片起死回生,从而夸大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忽略了最关键的还是电影本身的质量。

     

    发行是指对影片的出售业务。发行公司除了供片之外,最主要的工作是负责影院阵地宣传和排片场次的落实,争取排片率最大化。比如一个发行团队需要跑遍了中国一线城市的院线,大家分兵作战,找影院经理沟通,落实影院地面推广计划和最终的排片表,小到一个海报的摆放位置,大到能否将影片加映。

     

    以前,对于安排影片档期,圈内的游戏规则是,小片让大片,大片让进口片。有专业发行人士告诉记者:“现在整个档期的制定越来越规范化。比如,发行公司对一部影片的票房预估是3个亿,那么这意味着至少要争取到30%的排片空间,同时目标观众、营销计划、上座率,都要经过提前客观地预估,并且针对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宣传策略,这是一整套执行方案,制定档期只是其中环节之一。”

     

    自此,一部完整的院线电影从前期策划到中期拍摄、制作、送审,再到后期宣传发行一整套流程链才算真正的完成。

    为什么盗版电影免责声明都是【请于24小时之内删除】

    下载盗版软件和电影,在1小时内删除和24小时内删除没有区别,都不能作为免责理由。不过国外律师事务所给网站发函要求删除侵权链接时一般都要求在24小时内完成;而很多大型网站如Google也承诺在收到可靠举报后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根据美国《数字千禧年版权法》中的“避风港原则”,只要网站在接到权利人通知后及时删除侵权内容,就不用承担侵权责任。所以“24小时删除”的说法可能和通知删除侵权链接的律师函有关,但和网站不同,盗版软件和电影的下载者不受“避风港原则”保护,所以24小时内删除也不能免责,免责声明没有法律效力。


    世界上票房最高的电影史哪一部

    《阿凡达》的票房为世界之最,全球电影票房历史排名第一,是全球第一部票房突破19亿美元并一路到达27亿美元的影片

    《阿凡达》以17天时间,全球票房突破10亿美元,为历史速度之最。《阿凡达》的全球票房27.517亿美元,其中中国内地的总票房为13.3亿人民币;在北美的票房是7.497亿美元,也是北美票房最高的电影。

    《阿凡达》导演卡梅隆的上一部电影《泰坦尼克号》是这一纪录的保持者,然而十年之后,用自己的另一部电影打破了这个神话。

    不过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票房最高的电影为1939年的史诗巨片《乱世佳人》,当时取得了近4亿美元的票房,那是在二战之前,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60亿美元,

    第二名是1977年的《星球大战》

    第三名是1965年的《音乐之声》。

    而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可以排在第五位

    总票房最高的《阿凡达》只能排到第14位,位列1959年的《宾虚》之后。

    自己破自己记录,无敌是多么寂寞

    世界上电影票房回报率最高的电影

    在低成本创造高票房的电影史上,原本一直是《女巫布莱尔》占据榜首。不过,2009年由派拉蒙影业公司发行的《鬼影实录》打破了这个纪录,仅凭1.1万美金的制作成本换回全球1.97亿的票房,回报率是17909倍。


    十大高回报低成本电影排行:

    1. 《鬼影实录》2009年,制作费用1.1万美元,票房1.97亿美元,回报率17909倍。

    2. 《女妖布莱尔》1999年,制作费用3.5万美元,票房2.48亿美元,回报率7094倍。

    3. 《诅咒》2004年,制作费用218美元(哇,连买个DV都不够吧),票房66万美元,3027倍。

    4. 《疯狂麦克斯》1980年,制作费用20万美元,票房1亿美元,回报率500倍。

    5. 《超码的我》2004年,制作费用6.5万美元,票房2953万美元,回报率454倍。

    6. 《活死人》1968年,制作费用11.4万美元,票房3000万美元,回报率263倍。

    7. 《洛奇》1976年,制作费用100万美元,票房2.25亿美元,回报率225倍。

    8. 《美国风情画》1973年,制作费用77.7万美元,票房1.4亿美元,回报率180倍。

    9. 《空中小姐》1969年,制作费用20万美元,票房2500万美元,回报率125倍。

    10. 《大人物拿破仑》2004年,制作费用40万美元,票房4614万美元,回报率115倍。

    拍摄时间与电影时长完全重合的电影

    《俄罗斯方舟》,一部200年苏俄近代史,不加任何剪辑,用单个镜头完成了那么长的电影。虽然故事时代的穿插有些勉强,但它的成功是伟大的。两千演员,三百年,三十五个房间,三个交响乐团,排练七个月,一个镜头。博物馆只给剧组两天时间,四十个电工花二十六小时在三十五个房间布光,德国摄影师提尔曼·巴特纳在九十分钟时间里扛着三十多公斤重的高清索尼数码摄影机一口气完成所有画面的拍摄,使拍摄时间与电影时长完全重合。索科洛夫反复强调他的这部作品没有一次切换,把他偏爱的长镜头美学发挥到了极致。

    0a87-fyqincu0330613.jpg

    《俄罗斯方舟》是第一部直接拍摄在硬盘上的故事片,并使用高清数码摄影机。这是一项浩大而复杂的工程,影片横跨四个世纪,扫视俄罗斯历史的动荡风云。对导演来说完成拍摄无疑是一次巨大挑战。影片不采用同期录音,每个场景细节必须精确计算、安排,后期制作将对色彩、光线等画面效果作出调整,而不进行剪辑。

    印度电影为什么都很长且伴有歌舞

    说起印度电影,都会想到歌舞元素,几乎一部不落。当年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是英国的导演,原以为不会再跳舞了,可万万没想到就在结尾也得补上那支迟来的舞蹈。同时,印度电影都很长,几乎每部都要近3小时。

    这个原因非常神奇,因为印度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很炎热,观众希望能在电影院里一边乘凉一边打发时间。尤其对于最广大的贫民来说,花一笔小钱在某个乡镇破电影院里待上半天看美女跳舞是他们最大的享受。如果电影时间太短,观众就会觉得没意思。早期印度电影制片商为迎合大众这一需求,通过在电影中加入大量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舞以增加片长,久而久之便形成印度电影这种固定类型的风格。3小时的电影,中场还会有十五分钟的休息时间,大部分人都会离场去柜台买零食、小吃。

    为什么通常视频播放器中用“三角”表示播放?

    通常播放器中用“三角”表示播放,是因为这样:

    无论是录音带还是录像带,如果要从头播放,都是左边的轮盘剩余磁带更多,结构上很像一个向右三角形;播放时左边轮盘将磁带传送至右边轮盘,方向上也是指向右的。

    所以快进是两个向右的三角形(表示加速传送),快退则是方向相反的两个三角形。

    停止键(方块)的来历:

    停止键实际上是一个block,大致可以看做是这样来的:

    这是卡带录音机的卡带仓内的构造(真是暴露年龄啊)。看到两个转轴正下方的那个金属的方方的东西了没?那个是卡带录音机的回放磁头,左边那个白色的是录音磁头

    如果开始播放,磁头会提上来接触磁带。停止播放时,磁头会退下,离开磁带。所以这个block 标志(方块)表示播放停止还是蛮形象的。

    最后说说暂停键吧,暂停键是两条短粗竖线,起源于诗歌和乐谱结尾的停顿标志Caesura。Caesura在乐谱里是倾斜的两道,在诗歌里是竖直的两道。

    华语内地著名男性导演的妻子都从事什么工作?

    国内五大导演(应该是大部分人心目中的五大):

    陈凯歌:第一任妻子姓张,后与洪晃结婚,离婚后娶了演员陈红。陈红目前为其制片、御用女演员。

    张艺谋:跟女工肖华离婚,当年差点娶了其御用女演员巩俐。2011年与陈婷结婚,育有二子一女。

    冯小刚:跟护士张娣离婚后,娶了演员徐帆。徐帆为其御用女演员。

    姜文:跟法国太太桑德琳离婚后,娶了演员周韵。周韵为其御用女演员。

    贾樟柯:跟北影同学朱炯离婚,娶了演员赵涛。赵涛为其御用女演员。

    两个有趣现象:一是都离过婚;二是娶了御用女主角或差点娶了御用女主角。

    附录:王全安,与相恋十年的御用女主角余男分手,娶了新的御用女主角张雨绮。

    然后说说香港十大导演(应该是大部分人心目中的十大):

    王家卫:夫人陈以靳,王家卫要拍《阿飞正传》,她帮他拉来几千万。王家卫所有电影的出品人。

    吴宇森:夫人牛春龙,两人曾是同事,同甘共苦至今。

    徐克:夫人施南生,寰亚公司副总裁,香港电影工作室总裁,徐克电影的制片人。目前已离婚。

    陈可辛:夫人吴君如,业内明星,陈可辛的强大臂助。

    杜琪峰:夫人黄宝玲,两人曾是训练班同学,结婚早。婚前在无线做幕后,婚后持家,贤内助。

    刘伟强:夫人Angela,中英混血,电影策划人,目前育有三子一女。

    王晶:夫人不是圈中人,两人结婚早,王晶24岁就为人父。结婚30多年未离婚。

    刘镇伟:夫人不是圈中人,带着女儿在温哥华。结婚32年未离婚。

    彭浩翔:夫人不是圈中人,《志明与春娇》中春娇的故事原型。

    尔冬升:1995年与台湾女子王瑞霞结婚,半年后离婚。1999年,尔冬升结识幼稚园老师罗晓文,2008年结婚。目前,罗晓文帮尔冬升管理无限映画公司。

    附录:同志导演关锦鹏和女导演许鞍华至今未婚。(香港十大导演不应该缺他俩。)

    台湾五大导演(应该是大部分人心目中的五大):

    李安:夫人林惠嘉,众所周知,她养了李安六年,贤内助。

    侯孝贤:夫人曹宝凤,网上资料不多。侯孝贤鲜有绯闻。

    杨德昌:第一次婚姻在美国;第二次婚姻与歌手蔡琴,长达十年;第三次婚姻与钢琴家彭铠立。蔡琴和彭铠立都曾参与过杨德昌电影的音乐工作。

    魏德圣:夫人丘玉蓉,《海角七号》和《赛德克·巴莱》的成功,离不开她倾家荡产的支持。

    朱延平:夫人罗条慧,曾是朱延平的场记,婚后为朱延平多部电影的出品、监制。

    附录:同志导演蔡明亮,网上查不到他的婚姻状况,但他与李康生的关系已经近乎伴侣,李康生为其御用……男演员。(台湾五大导演自然不能缺蔡明亮。另外,大家可能对朱延平有异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朱延平是台湾唯一拍商业片的导演,相当于大陆的冯小刚。)

    相比较,内地五大导演都经历过离婚,这在某种程度上和文化大革命有关,当时很多婚姻相对盲目,并非自由恋爱。

    被影迷津津乐道的“麦高芬”是一种很玄的电影手法?


    麦高芬出自1966年出版的弗朗索瓦·特吕弗对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经典访谈录,希区柯克以这样解释:

    这是一种旁敲侧击,一种敲门砖,一种手段,通常人们称之为“魔术的机关”。您知道,吉普林的间谍故事中,始终不变的情节是偷窃堡垒地图。这就是“麦格芬”。

    “麦格芬”是人们给这类行动取的一个名称,即偷窃……文件;偷窃……材料;偷窃……秘密。实际上,这没有什么意义。逻辑学家想在“麦格芬”中寻找真相是无意义的。在我的工作中,我总是想,“文件”,或者“材料”,或者建造堡垒的“秘密”,对于影片人物应是极其重要的,而对于我这个叙述者而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所以按照希区柯克的说法:“麦格芬其实什么也不是。”

    简单地说,麦高芬就是「虚晃一招」,存心唬观众来的。

    举个故事:

    一个女会计,被男人骗了,偷了老板的钱,然后和男人约定远走高飞。

    男人为了躲避警察不能和她一起成行,女人单独上路。

    中途疲累,女人投宿小旅馆。被不明人士杀死。

    警察破案,原来旅馆主人是个精神变态。

    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希区考克的《惊魂记》,第一段落,就是麦高芬,那个卷款潜逃的剧情,后来完全不交代,好像导演忘记一般。

    其实,麦高芬不是什么牛b的技巧,只是被希区考克说的活灵活现,加上楚浮一干信徒大作文章,成了许多影迷津津乐道之事,说透了,也就是简单的叙事技巧。中文里面,可以找到一堆类似的名词:故布疑阵、声东击西、故弄玄虚、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掩人耳目、虚虚实实……每个都能被拿来,解释麦高芬。

    虽然希区柯克认为观众并不真正在乎麦高芬到底是什么,可是乔治·卢卡斯认为麦高芬本身应该很有力,应该像主角们一样对观众有很强烈的吸引力。乔治·卢卡斯要求在其最著名的史诗式作品《星际大战》和《印第安那·琼斯》系列电影中的麦高芬一定要很炫,《印第安那·琼斯》系列电影中的圣杯为麦高芬。

    还有一些麦高芬的著名案例:

    《惊魂记》中杀人的老妇人。

    《最后远征》中的圣杯。

    《低俗小说》中老大的手提箱中的东西,电影中并未明说是什么。

    《卧虎藏龙》中的青冥剑。

    《谍中谍3》中的兔子脚。

    《人类之子》中的生育能力。

    《黑客帝国》系列中的母体。

    《冷血悍将》中的金属制公事箱。(来源)



    参考文章:

    电影冷知识——那些鲜为人知的巧合

    电影里这些看似琐碎无用的冷知识,你真的都懂吗?




    转载本站文章《从刨根电影投资回报率——分析电影制作各个环节》,
    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oulujun.cn/html/res/Opinion/Editorials/2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