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SpecialTopic > Opinion > observer >

    老乡罗翔你飘了:罗圣配不上皇汉?从血统论到华夏文明论

    Author:zhoulujun Date:

    个人认为,在西方,更多的是血统继承,而华夏,则是文化继承。西方争罗马,东方争华夏。而华夏名族本身就一个不懂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是故,夷狄而中华,则中华之;

    最近罗翔老师最新视频《从改名换姓的爱新觉罗们谈谈憎恨与是非》,一下子又被骂的狗血淋头!

    我也就蹭这个流量,叨叨一下五族共和!

    华夷之争

    华即华夏族,亦称夏、诸夏,它是以上古的炎黄部落联盟为核心,逐渐融会许多不同来源的氏族部落集团而形成的、具有共同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族体。

    华夏之名在西周已经出现,它成为中原主体居民的总称,以别于四邻较为落后的民族

    后者相对华夏族被概称为“夷”,具体又有夷、蛮、戎、狄等名称。文献中习惯上将这四类名称分别代指居于中原四方的不同民族,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合称“四夷”。

    华夷之辨

    华夷融合

    西周时期,周王室统治中心在关中,立足西北,拓展东南,多次同东方的徐夷、淮夷作战,与南蛮的代表楚国也曾发生冲突。而与此同时,周王室背后的戎、狄日渐强大,对它构成了更直接的威胁,最后西周即为犬戎所灭

    到春秋,四夷的势力有增无减,并且进一步向中原地区发展。尤其是戎、狄中有不少支已逐步分散地进入中原,与华夏诸国杂居,填充了各国之间的很多空地,成为各国的心腹之患

    南方的楚国则大力向北扩张,临近它的中原小国岌岌可危。

    楚国是由南方土著部族发展形成的,其文化、制度等颇与中原国家有异,自己也以蛮夷自居。

    到春秋、战国之交,进入中原的戎狄诸部绝大部分已融入华夏族当中,楚国也渐不再被视为蛮夷。通过春秋时期的华夷之争,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广泛的族群,最终到秦以后形成了统一而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

    中国的发展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各个民族的融合历史!

    华夏的根本在于文化

    古代华夷之争的核心在于是否遵从中国习俗和文化


    《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提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这表明华夏与蛮夷的区别在于是否遵循华夏的礼仪和文化

    《论语》:“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这句话反映了华夏对礼仪和文化的重视,认为即使没有君主,只要遵循华夏的礼仪和文化,诸夏仍然是华夏

    《大戴礼记》:“于越戎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者,教使之然也。”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不是天生,而是后天学习得来的,如果他们受到华夏礼的教育,就可以变夷为夏


    孔子就说:“素夷狄,行乎夷狄”。

    荀子说:“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

    孟子说:“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

    荀子同时提到,一个人的身份不由他在何处居住,而是在于他是否遵守中原之礼,一个人,就算居住在蛮夷之地,但只要他尊奉中原礼仪,他就依然是中国人,而不遵守中原礼仪之人,即使在中原,也是蛮夷。

    孟子提到,陈良,本是一个楚国人,是一个蛮夷,但是后来通过学习周公和孔子的道理,就变成了华夏,其水平,连北方的很多学者都远远不如,进而论证华夏文化的优越性,同时证明一个人通过学习中原文化完全可以变成华夏,即由蛮夷变成一个中国人。

    接受了中原文化,就是华夏,不接受则是蛮夷,与血统无关,与行为和文化有关,而文化和习俗是可以通过学习改变的。这为今后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提供了充分的合法性

    血统继承与文化继承

    在西方,更多的是血统继承,而华夏,则是文化继承

    血统继承

    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人刘渊就以复兴汉朝的名义发兵,宣称自己是汉朝皇帝的女婿,是为了匡扶汉室,刘渊本人也自称汉王,之后变为皇帝,而非匈奴人传统的大单于,这表明刘渊为了赢得合法性,愿意接受汉化并且抛弃掉自己的民族文化。

    血统继承与文化继承之争

    1472年,在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迎娶拜占庭帝国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娅·帕列奥罗格公主后,根据当时欧洲的继承传统,伊凡三世可以声称自己以及自己的后代为拜占庭帝国的继承者

    但是根据罗马传统,帝国更多的是以宗教继承,而不是以血缘而自动继承

    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占君士坦丁堡后,自封为“罗马凯撒”,因穆罕默德二世的祖先奥尔汗一世娶了拜占庭公主,他和拜占庭皇室也有血脉关联,也可自称是约翰·策莱佩斯·科穆宁(拜占庭皇室的穆斯林)的后裔

    虽然获得了君士坦丁堡牧首的承认,但欧洲基督教国家普遍不认同。

    穆罕默德二世的理据是,他认为俄罗斯是个窃贼,只有穆罕默德二世以国策和征服建立了信奉伊斯兰教的第三罗马(第一罗马信奉多神宗教,第二罗马信奉东正教)

    穆罕默德二世接受了拜占庭宫廷的一些习俗,而俄罗斯自称第三罗马的俄罗斯并没有!

    在“第三罗马”思想的影响下,莫斯科公国发展成“帝国”,莫斯科大公变成沙皇。

    罗马继承之争

    法国争罗马

    查理曼是扑克牌红心K与法国塔罗牌上的人物,他是罗马覆灭后,首度统一了西欧大部分地区的牛人。他在768年登上法兰克王国王位及在774年取得伦巴第国王的头衔。自800年起,自称罗马人的皇帝,是西欧自西罗马帝国覆亡三个世纪后的首位受教宗认可的皇帝

    东方正教会视查理曼为一位不正统的君主,东方正教会认定伊琳娜女皇才是罗马正统。这也成为1054年罗马与君士坦丁堡大分裂的主因之一。

    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认,他在1804年加冕皇帝时握了一下加洛林帝国查理大帝的十字圣球,并且戴了他的皇冠。他的佩剑和权杖据说也“出自于查理大帝”

    拿破仑称帝,为自己戴上皇冠,其皇冠非由教皇加冕,表示皇权不再是“君权神授”。

    帝国纹章上还放了鹰的图案,这参照罗马军团的鹰,同时,鹰也是查理大帝的符号。帝国披风的红色直接参照了罗马帝国的紫色。这样拿破仑把自己喻为罗马帝国和查理大帝的继承者

    拿破仑让神圣罗马帝国寿终正寝. 神圣罗马帝国的后期历史里,逐渐变成普鲁士(Prussia)与奥地利(Austria)的争雄。

    拿破仑还为神圣罗马帝国施加了最后一刀。他以强大的欧洲影响力,强迫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地利大公法兰兹二世(Franz II, Archduke of Austria)解散帝国

    欧洲王室讨厌拿破仑这个乡下的暴发户

    德国争罗马

    962年,德意志(东法兰克)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受教皇约翰十二世的加冕,被称为“罗马人的皇帝”,成为罗马的监护人和罗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世俗统治者

    1157年,这一帝国得到了“神圣帝国”的称号。1254年,帝国第一次开始使用头衔“神圣罗马帝国”,作为西罗马帝国的延续,是为第二罗马。 

    1512年的科隆帝国会议后颁布敕令,使用“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此后作为官方名称沿用直至1805年的“三皇会战”,之后1806年奥地利帝国弗朗茨二世被迫取消这一封号。

    1871年成立的德意志帝国通过神圣罗马帝国的法统,也声称继承罗马。另外,德国人在论述其帝国历史时,将“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定义为“第一帝国”,后来的德意志帝国(1871年-1918年)为第二帝国。魏玛共和国在1919年成立并于1933年失败后,希特勒要为德国重夺荣耀,志在建立“第三罗马帝国”

    意大利争罗马

    意大利独裁者本尼托·墨索里尼将其法西斯政权称为“第三罗马”

    意大利民族主义者朱塞佩·马志尼宣扬“第三罗马”的理念。

    他说:“历经诸皇帝的罗马,历经诸教宗的罗马,人民的罗马将要到来”,鼓吹意大利统一和定都罗马,意大利作为第三罗马,需要有建立帝国的志向。意大利跟古罗马一样有权主导地中海,所以应该入侵并且殖民突尼斯,因他是“中地中海的钥匙”

    英国佬强扯罗马关系

    英国与罗马八竿子都打不这,但是不妨碍英国佬经常以罗马后裔自居,

    因为他们认为从文化上,是地地道道的罗马人!

    英国人以罗马后裔自居,并不是在民族或血缘意义上讲的,而是在政治制度与文化层面上讲的。任何一个描述英国政治制度的人都不会忽略英国宪法的混合政体原则。这一原则恰恰是罗马共和国政体原则的近代翻版。


    美国的“罗马情结”

    image.png

    不多说了


    驱除胡虏,恢复中华

    驱除胡虏,恢复中华

    在明朝时期,朱元璋认为蒙古不是中国的一部分,只认可宋朝内的版图才是中国的,于是提出了“驱除胡虏,恢复中华”

    "山河奄有中华日,日月重开大宋天",朱元璋处于华夷之辨思想根深蒂固的古代,提出这样的口号的确可以收买人心。

    自始皇帝创立大一统的秦朝之后,皇朝得天下是否正统就成了诸皇朝的一个核心议题。辽、金两朝虽然是异族,但是在接受汉文化之后,都以正统来标榜自己。辽自认为承接晋统,金则宣称自己承接宋统。

    辽宋金三朝的混乱导致宋辽金的正统问题成了史学界一个相当棘手的难题。元朝时形成了两种对立的观点,独尊宋为正统和把宋、辽金视为南北朝。

    争论始终没有统一的结论,后来元廷放弃了,不再去探究三朝各自的正统问题。按照各自的年号分别修史,跳过了这个问题。别说蒙古人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就是当时的汉人自己对这个问题也有严重的分歧。


    元朝虽然入主中原近一百年,并且也依照华夏的礼仪、儒法来统御国家。但是实际上元朝并没有完全汉化,

    所以明太祖朱元璋仍然视统治中原的蒙古人为蛮夷,并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相对应的没能完全统治中原的辽、金两朝(虽然完全汉化了),但还是不被明朝视为华夏的一份子。

    明朝不愿意承认元朝的正统,但是又否认不了元朝统治天下的事实,于是就玩了个巧。 太祖说:“朕惟中国之君自宋运既终,天命真人(元世祖)於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传及子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意思时元朝是天命图变,上天命元统领天下,他朱元璋又革除天命,让法统重回正途,大明接续了宋统。也就是说明朝法理上还是把元排除在中华正统之外(类似私生子的性质)

    乾隆继承其父雍正的观点,将华夷的标准回推到了先秦时期,并且进行了扩展。

    是故,夷狄而中华,则中华之;中华而夷狄,则夷狄之。此乃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春秋之法也!元朝之忽必烈,清朝之康熙,皆一世之大帝,顺天应人,变夷为华,用中华之道,行华夏之法,尊张(栻)朱(熹)教,融合万民,仁宽天下,此乃中华之幸也!

    隆认为是不是“华”与血缘、地缘无关。即便之前是“夷”,如果现在能守中华之道、行中华之法即为“华”;如若不能即便之前是“华”也变成了“夷”。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尽人皆知的中国同盟会誓词,但对这八个字的解释却历来并不清晰。孙中山、黄兴、章太炎等1906年在日本制订的“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中有这样的解释:

    • 驱除鞑虏:今之满州,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后乘中国多事,长驱入关,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 

    • 恢复中华: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敢有为石敬瑭、吴三桂之所为者,天下共击之!”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要在十八行省范围恢复建立汉族国家,而视满、蒙、回、藏等族聚居区域为可有可无之地。

    在十八行省范围恢复建立汉族国家

    按照明朝开国的旧例,是把异族赶回其祖居之地,就是要把满族赶回满洲,如当年朱元璋把蒙族赶回蒙古草原,这里就含有分裂的意味;“恢复”自然是回到原来的情形,汉族被满清灭国前的情况,也就是明朝末年的汉族居住地区,大致相当于十八行省的范围,因此“恢复中华”主要是在这汉族聚居的十八行省范围恢复建立汉族国家

    在十八行省恢复建立汉族国家”思想的第一个来源是中国的历史传统。

    孙中山认为这就是汉族的传统疆域:“且支那国土统一已数千年矣,中间虽有离析分崩之变,然为时不久复合为一。近世五六百年,十八省之地几如金瓯之固,从无分裂之虞。”

    1905年秋与汪精卫谈到军政府时孙中山说:“洎乎成功,则十八省之议会,盾乎其后,军政府即欲专擅,其道无繇。”

    当时流布最广、影响最大的邹容《革命军》也称:“昔之禹贡九州,今之十八省,是非我皇汉民族,嫡亲同胞,生于斯,长于斯,聚国族于斯之地乎?”

    武昌起义后,军政府以象征十八省铁血团结的“十八星旗”为国旗,对全国发出的文告也都以“十八省”为号召

    章太炎也是主张要收复汉族故土,不过可能是追溯到了汉代班超、班勇在西域的事迹,把新疆也算进来成为十九省:“自渝关而外,东三省者,为满洲之分地;自渝关而内,十九行省者,为汉人之分地。满洲尝盗吾汉土以为己有,而吾汉人于满洲之土未尝有所侵攘焉。今日逐满,亦犹田园居宅为他人所割据,而据旧时之契约界碑,以收复吾所故有而已。”似乎忘记了新疆到晚清才成为行省

    1908年《民报》章太炎“排满平议”中有:“若满洲政府自知不直,退守旧封,以复靺鞨金源之迹,凡我汉族,当与满洲何怨?以神州之奥博,地邑民居,殷繁至矣,益之东方三省,愈泯棼不可理。若以汉人治汉,满人治满,地稍迫削,而政治易以精严”,(9)认为从中国版图把少数民族区域分割出去,更加利于建立良好的政治秩序上,对双方都有好处。

    这种思想在《江苏》、《浙江潮》、《民报》等当时著名的革命派刊物上广为宣扬,影响很大。

    具体参看:https://www.sohu.com/a/136019036_523187

    孙中山一向以继承明太祖朱元璋的事业自勉,在1906年《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孙中山说到:“明太祖驱除蒙古,恢复中国,民族革命已经做成……这便是民族的国家、国民的国家、社会的国家皆得完全无缺的治理,这是我汉族四万万人最大的幸福了。”

    两湖地区的革命党人的极端民族主义情绪极其激烈。“满人的尸体横陈在大街上,男女老幼都有,数量过万,死相凄惨......”。

    在内蒙古的部分地区,大量汉族百姓遭到驱逐和烧杀。当动乱波及西藏时,拉萨“人心惶惶,谣言四起,番言杀汉,汉言杀番,各怀疑惧”,不久冲突爆发,藏军“不分玉石,见汉即杀”,西藏各地的汉族百姓处境极为悲惨。

    就在革命党人宣传“驱除鞑虏”的同时,在日本、沙俄等列强的挑唆下,在内外蒙古、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相继出现了以“排汉”为主的分裂危机

    五族共和

    “极端民族主义”思想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就拿“排满”口号来说,它固然加速了资产阶级革命成功的进程,但也一度让国家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危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革命党人终于意识到,“(这场)颠覆君主政体的革命是政治革命,并非是一场民族革命”,“即便是汉人当皇帝,这样的政府也必须推翻。”至此,“驱除鞑虏”和“排满”,正式被“五族共和”所取代。

    从“十八星旗”到“五色旗”

    1912年1月11日,各省代表会议(代行参议院) 在南京正式决定“以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所谓独立,对于清廷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行动既一,决无歧趋,枢机成于中央,斯经纬周于四至。是曰领土之统一。”

    到此为止,“五族共和”的建国思想,正式成为了全国各界的广泛共识。



    转载本站文章《老乡罗翔你飘了:罗圣配不上皇汉?从血统论到华夏文明论》,
    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oulujun.cn/html/res/Opinion/observer/9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