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SpecialTopic > Opinion > news >

    加沙的尽头是非洲:欲把200万人运往非洲的嘴炮

    Author:zhoulujun Date:

    很多欧洲国家无力接纳从纳粹集中营里逃过一劫的犹太人,甚至很多国家都发生了杀害返乡犹太人的恶劣事件。只有地处巴勒斯坦的犹太社区对这些劫后重生的犹太人张开了臂膀表示欢迎,

    1942年1月30日,希特勒就说过这样一段话,“在我们心里,有桩事情是一清二楚的——那就是这场战争的结局:要么雅利安人被消灭掉,要么犹太人从欧洲完全消失,两者必居其一。”

    根本原因是犹太人中的犹大出卖了耶稣?所以欧洲主流都是在反犹大,反犹太人——其实吧,基督、穆斯林,的老祖宗都是犹太教!

    只是到了希特勒上台的的时候,全世界更怕犹太人的新思想:大量犹太人成为了搞共产主义革命的理论家!

    这些只是 空空之谈!根本原因还是,犹太人,太TMD的有钱了!

    战结束后,包括德国犹太人在内的犹太人,以金融从业者为主,配合和帮助战胜国对德国进行掠夺,一般称为对德国人进行了第二次掠夺。

    纳粹德国占领法国之后,所有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法国的成员全部被没收财产并驱逐出境,有些还被关入了集中营,包括菲利普男爵的妻子和盖伊的母亲都因此而被折磨致死。

    苏、德用行动证明了大资本家们在国家力量面前毫无还手能力

    二战期间,犹太财团遭受了巨大的打击。许多犹太财团成员被迫离开欧洲,前往美国等其他国家寻求庇护。

    二战后,他们迅速在 三教圣地,建立了现在的以色列!

    1945年二战结束后,从纳粹集中营里相继解放出来了几十万犹太人,这些犹太人在二战中被纳粹党卫军非法拘禁,受尽折磨。但是战争结束后,这些历尽千辛万难活下来的犹太人又成了无家可归之人。

    很多欧洲国家无力接纳从纳粹集中营里逃过一劫的犹太人,甚至很多国家都发生了杀害返乡犹太人的恶劣事件。

    只有地处巴勒斯坦的犹太社区对这些劫后重生的犹太人张开了臂膀表示欢迎,因此大批犹太人从世界各地(主要是欧洲)来到了巴勒斯坦的犹太社区,并且建立了自己的武装——犹太人突击队。

    1947年,联合国以2/3多数派通过在巴勒斯坦的分治决议,第一次以国际组织的名义宣布了犹太民族建国的合法权利。

    海湾地区当时是英国传统势力范围,美国为了在这个发现大量石油的区域打入一个楔子,所以支持以色列建国。

    苏联本来是反对的,但斯大林突然转变立场,转而支持。苏联代表甚至直言,我们明知道以后你们会倒向美国,但仍然支持以色列建国。

    斯大林的考虑不外是:美国支持以色列、英国支持阿拉伯国家,充满仇恨的双方势必会影响到美英同盟,那么以色列就可以作为一根打入美英之间的楔子!

    1948当时国内处于解放战争,我们跟随苏联对以色列建国表示了支持。对阿拉伯国家发动战争表示了谴责,斥之为侵略。

    R-C.jpg

    1948年5月14日,在英国的托管期结束前一天,犹太人正式宣布成立以色列国。

    就在宣布建国的第二天,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和伊拉克等阿拉伯国家联军就对以色列发起了进攻,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但是,庞大的沙特阿拉伯一众穆斯林围殴以色列,始终打不过!

    1937年的方案就是一个大阿拉伯国家一个小犹太国家,大部分水源都是阿拉伯国家控制的,还配套一个犹太国家每年给阿拉伯国家多少钱的一个经济方案,这对他们来说是最有利的。

    1947年的方案把靠近黎巴嫩的加利利给了阿拉伯人,犹太人只获得了湖的使用权,同时也有一个犹太国家给阿拉伯国家付钱的经济方案,南部沙漠本身就是阿拉伯人看不上的,不想要,安排给犹太人是为了以后移民用的。

    这两次方案都有利益阿拉伯人,但是他们只有一个字:不。几十年就会一口气,要把犹太人干掉。结果又没有本事,只能让大炮告诉他们什么是真理。

    以色列差不多完全控制了巴勒斯坦!

    之后,以色列想到的办法是将加沙人赶到南部的埃及去。

    但是,有一帮真主党等…………

    对于真主党,说实话,我虽然同情巴勒斯坦,但是内心是非常恶心真主党的!比以色列

    清空加沙地带

    自今年1月20号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特朗普就几次放话“要清空”加沙地带,还说美国要“接管”加沙。特朗普原来是希望埃及和约旦接收安置加沙难民,直接威胁埃及和约旦两国必须收人,结果遭到两国怒怼。

    特朗普还放话要搞什么“美国代管”,实际上,美国只要拿到加沙,马上就会转手送给以色列了。美国以前也代管了琉球,最后把琉球给日本了

    最后甚至联系 苏丹和索马里这些东非国家,简直脸都不要了!


    转载本站文章《加沙的尽头是非洲:欲把200万人运往非洲的嘴炮》,
    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oulujun.cn/html/res/Opinion/news/952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