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率飙升致肥胖症风暴席卷全球:996加班过劳肥,劝你躺
Author:zhoulujun Date:
很多人可能就不理解了,为什么都过度劳累了还会长胖呢?
很多人认为肥胖是因为好吃懒做,但都过劳了还好吃懒做???
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凌晨才睡觉,工作很繁忙的人容易变胖,这种现象被称为“过劳肥”。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陈伟表示,“过劳肥”不是过度劳动造成的,而是过度劳累所致。过劳是原因,肥胖是结果。“过劳肥”的高发职业有:IT工作者、广告行业工作者、金融行业工作者、医务工作者、媒体从业者以及律师等人群,较容易出现“过劳肥”。
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睡得少或彻夜未眠,都会造成血液中的饥饿激素增多,进而导致肥胖。夜晚该睡不睡,容易造成过量进食,形成“过劳肥”。
缺少睡眠不只会使人动作拖拉效率低,而且会拖慢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造成身体消耗较少能量而发胖。
人们面对繁重工作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将影响压力激素皮质醇增加,人也易胖,而且体内脂肪容易转移到腹部,造成大肚腩。
为什么工作越忙,我就越是发胖?
赫尔辛基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上班族中以下人群更容易长胖(1),速速查看自己是不是已经中招?
超长待机!工作时间长
工作时间长:每周工作时长达40小时以上。
如果你经常突破8小时工作制度,甚至是经历996的上班节奏,那么整个人就是说,一直在猛“肝”工作,处于一种“超长待机”的状态中。
高耗电模式!工作强度大
工作强度大:更易产生疲劳感。
如果工作本身的强度过大,经常多线处理高强度的任务,那么带来的疲劳感也是更重的。下班之后想再玩耍,身体却已经发出“低电量警告”。于是,这一天对自己最后的疼爱,就是让“低电模式”的自己回家躺着了。
一直开着后台!工作和生活难以分开
下班后还想着工作,压力加buff!
在该休息的时候,却依然分出一部分脑子和心力,去思考工作上的事情。大脑就像一直持续打开着名为工作的“后台”,这样的习惯会让身心始终得不到很好的放松。
内存负荷大!不满情绪让人更易胖
对工作和家庭生活满意度低的人更容易变胖,且这种关联女性>男性。
心宽不一定体胖,但是工作和家庭生活中积累的压力,会默默影响人的身体状态,尤其是对受情绪影响更大的女性来说。也许是轻盈的身姿接不住emo的重量,让职场的我们日渐“膨胀”。
打工人灵魂拷问:过劳肥算工伤吗?
工作3 年左右是压力性肥胖的高发期, 超过 25% 的人体重较刚入职时增加了10 斤 。
生于过剩,死于过劳
2019年4月11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内部交流中对员工谈及近期备受争议的996加班文化。马云称:
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成功,都希望美好生活,都希望被尊重,我请问大家,你不付出超越别人的努力和时间,你怎么能够实现你想要的成功?
今天中国BAT(百度、阿里、腾讯)这些公司能够996,我认为是我们这些人修来的福报!
2021新年伊始,新冠死的新闻比过劳死的新闻…………
2020年12月4日,福州一名,27岁的国美员工过劳猝死。生前:一人任两个岗位,没有休息。
2020年12月21日,一名43岁,饿了么骑手,韩某送餐途中突然倒地猝死。死前:连续配送了33个订单。
2020年12月29日,23岁的拼多多女孩润肺,与同事半夜回家途中猝死。死前:加班到凌晨两三点。
2021年1月17日,广东省人民医院胸外叶熊医生劳累过度猝死。死前:一直加班做手术。
在中国,医学上并没有对过劳死确定的判断标准,法律上最接近“过劳”的《工伤认定死亡》,满足条件极为苛刻:必须在工作的时间、地点,且48小时内抢救无效而死。
可即便我们将矛头指向公司、企业,指责他们冷血剥削,你还是会无力地发现——他们也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因为过劳的对立面不是合理的劳动时间,而是自由的市场竞争。
你不加班,有人加班,你能怪别人更勤奋吗?可你不加班,工作就没了。
这个公司不加班,别的公司加班,那不加班的公司,就没了。
你无法规定别人不允许加班。
管得了一家公司,也控制不了整个市场;管得住一国企业,却插手不了别国制度。这是一个难点,也是全球化无可避免的劳动内卷。
反抗内卷:知足常乐
在各种过剩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如此内卷? 物质生活如此丰饶,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好好地享受下生活,健康快乐地生活?
我一直就社畜、码农、韭菜……但是始终幻想小时老师的谆谆教诲:XX接班人!
日本畅销书《过劳时代》中,提到该如何对“过劳”进行界定的议题,“过劳”到底应该“归因于职场工作狂,还是归于雇主;归于制度压榨,还是归于个人的过度消费?
我们经常激励自己:时代的发展趋势我们没无法逆转,但是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
经济学家米塞斯提出了一个观点: 在这个“历史的垃圾时间”时期,智者的最佳策略是“躺平、看戏、等待”。
转载本站文章《肥胖率飙升致肥胖症风暴席卷全球:996加班过劳肥,劝你躺》,
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oulujun.cn/html/res/Opinion/news/9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