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design > graphic >

    恶搞伍德的《美国哥特式》

    Author:[email protected] Date:

    格兰特·伍德的《美国哥特式》于1930年在芝加哥美术学院首次展出,这幅描绘两位农民站在一幢白房子前的画作让画家一夜成名。画家在年近40岁
    格兰特·伍德的《美国哥特式》于1930年在芝加哥美术学院首次展出,这幅描绘两位农民站在一幢白房子前的画作让画家一夜成名。画家在年近40岁时迷上了他在艾奥瓦南部小镇艾尔顿所见到的一幢小屋,这种仿哥特式风格给画家以灵感,派生出这幅画的主题。
    《美国哥特式》是美国艺术史上最著名的画作之一。它是地域主义的一个重要代表作,这一运动激烈反对欧洲的抽象艺术,主张以具象的风格描绘美国的乡村素材。此画成为美国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一些人相信,伍德想用这幅画来讽刺那种被视为中部文化之特征的狭隘和压抑。此画也可被解读为对乡村美国道德纯洁的礼赞,或是赞颂和讽刺的含混组合。
    这的确是一幅《蒙娜丽莎》般的作品,充满谜语,具有极大解读空间。画作上的男女神情木讷、冷峻,但是你又分明能觉察到他俩内心的朴实和温情;画中人物衣着整洁,身后的房屋也很精致,但是你却似乎能感觉出他们生活的艰辛。至于人物和背景间不协调的透视关系,两个人物不一致的目光,草叉和眼镜构成的对比等等,更使这幅画上的矛盾性无处不在,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都存在着冲突。画家“否认”他是在嘲讽美国中部文化,但他也曾暗示他的画中确有讽喻,至于究竟是什么,他始终不愿说明。

        《美国哥特式》是20世纪以来美国艺术中著名作品之一,它与自由女神像、芭比娃娃、野牛镍币以及山姆大叔并称为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这幅作品由格兰特·伍德画于1930年,历时两个月完成,它象征或讽刺的内涵一直令人们猜测不已。

        艺术家曾表示他的画中含有讽刺因素,但至于讽刺什么却没有说明。对于这幅画的解读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认为此画赞扬了美国农民的品质,但一些评论却认为作品讽刺了美国中西部文化的狭隘和压抑,小编则觉得看似近亲的两个人由于视线的不同而使作品呈现出暧昧的含义呢~

        原作在这里~

    为什么大家都爱恶搞《美国哥特式》

        画面中的女士,其原型是伍德的妹妹南,而身旁的男士则是艺术家的牙医麦克·基拜。虽然在画中两人很亲近,但实际上两个人物形象是在不同场合下完成,最后拼合在这幅作品里的。

    为什么大家都爱恶搞《美国哥特式》

    为什么大家都爱恶搞《美国哥特式》

        但是现在,什么评论呀猜测呀都不重要了,《美国哥特式》已经在网友们的恶搞下已经变成了一种搞笑的流行符号~受到人们追捧。

        请看背景

    为什么大家都爱恶搞《美国哥特式》

    为什么大家都爱恶搞《美国哥特式》

    为什么大家都爱恶搞《美国哥特式》

    为什么大家都爱恶搞《美国哥特式》

    为什么大家都爱恶搞《美国哥特式》

    为什么大家都爱恶搞《美国哥特式》

        其实大家的想象力和娱乐精神绝对不止于此的,小编来带大家看看潮爆的《美国哥特式》玩翻各种cosplay~

    黑手党版

    黑手党版

    摩登生活版

    摩登生活版

    光剑版

    光剑版

    呆萌气球版

    呆萌气球版

    游戏机版(你俩玩的是同一台游戏机么,眼神都对不上。)

    游戏机版(你俩玩的是同一台游戏机么,眼神都对不上。)

    蝙蝠侠版

    蝙蝠侠版

    辛普森版

    辛普森版

    晚安版(看女士那幽怨的眼神:你是抱熊睡,还是抱我睡?)

    晚安版(看女士那幽怨的眼神:你是抱熊睡,还是抱我睡?)

    雪人版

    雪人版

    真实版

    真实版

    乐高版

    乐高版

    海绵宝宝版

    海绵宝宝版

    撒钱狂魔版

    撒钱狂魔版

    真爱如血版

    真爱如血版

    魔幻波普版

    魔幻波普版

    雌雄双煞版

    雌雄双煞版

    还有脑洞更大的……就像这样……

    还有脑洞更大的……就像这样……

        网友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请默默收下我的膝盖……

    雌雄同体版

    雌雄同体版

        最后!向此画致敬,本画与自由女神像、芭比娃娃、野牛镍币以及山姆大叔并称为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

    为什么大家都爱恶搞《美国哥特式》



    转载本站文章《恶搞伍德的《美国哥特式》》,
    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oulujun.cn/html/design/graphic/2016_0126_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