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开源的泛中日韩字体汇总:汉字在IT时代的史话
Author:zhoulujun Date:
泛中日韩字体
泛中日韩(Pan-CJK)字体是设计用来支持中文、日文、韩文的字符集的字体。
中文、日文和韩文都与汉字有千年的渊源关系。汉字原本是中国古代文字系统的组成部分,在历史上随着文化交流传播到了日本和朝鲜半岛。日本发展出了其自身的仮名系统(假名,即平假名和片假名),但同时也保留了汉字,称为漢字。韩文(朝鲜半岛)则创制了自己的文字体系——韩文字(朝鲜文或韩文),但在书写上也长期使用汉字。
这种历史背景造就了中日韩三国在文字系统中具有相似性,很多汉字在这三种语言中都是相同或类似的。
汉字在电脑排版上面的困境
自从电脑技术普及以后,台湾、日韩地区迅速地接受并开始使用电脑排版软件。国际上广泛使用的软件如Adobe InDesign、QuarkXPress等,都能够很好地支持繁体中文排版,并通过这些工具实现了高效、高质量的文档设计和输出。
但由于当时受到技术引进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限制,大陆并没有广泛获取到国外的先进排版技术。
美国:
1969年,Unix操作系统于贝尔实验室诞生。
1971年,11月15日:世界上第一块个人微型处理器4004诞生,电脑开始进变得大众能够买得起!
1972年:8008微处理器,这是世界上最早家用计算机
1974年,世界上第一个网络服务Telenet诞生。
1978年:8086-8088微处理器,x86这个词熟悉么?
1981年,微软公司发布DOS操作系统,它是最早的个人电脑操作系统。
1982年,估计有621,000台家用电脑在美国家庭中,平均销售价格为530美元(1980年工资中位数为812美元,是中国的140倍)。
中国:
1969年,被“永远开除出党”的“头号走资派”---原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国国家主席刘少奇在看押中去世。
1971年, 林彪及其妻子叶群等人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附近机毁人亡。
1975年,河南“75·8”水库溃坝。
1976年,反对 “四人帮”的群众运动。
1976年,我们没有接受国外的1分钱,完全是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干劲,使唐山重建家园的!
1977年,文革才结束!——中共召开十一大,宣布历时十年的文革结束。
1983年,年底,大部分农村人民公社被解散。
1978年8月,王选等研制成功“华光型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该系统是世界上第一个能用大屏幕整页编排组版中文日报的系统,实现由热排到冷排、由铅印到胶印的转变。为我国照排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起了重要作用。
当时国外的西文照排系统中,字形存储量的矛盾并不尖锐,因为西文字数少。从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他们也采用了某些信息压缩的办法,最普遍的是黑白段压缩法,这是60年代德国Hell公司首先在第三代阴极射线管照排机Digiset上采用的方法,70年代西方大多数照排系统均沿用此法,并作了少量改进。黑白段描述法只记录字形水平方向上每条线的各个黑段和白段的长度,而不存储整个点阵。字形点阵可以毫不失真地复原,但有下述缺点:一是压缩倍数很低。存储量只减少一半或一半多一点,仍不得不用大硬盘来存放汉字字形,而硬盘的存取时间限制了向输出设备提供字形点阵的速度。二是不易产生变形字,也不易对字形作旋转等操作,而这些是报纸、杂志、地图和广告编排中所渴望的。
王选1976年提出的汉字字形描述方法的压缩倍数很高。4种基本字体,21种不同字号,7000汉字仅占3.2M字节的存储空间,从而解决了高分辨率汉字字形存储量大的困难。把向量形式的轮廓描述高速转换成点阵是另一重要问题,1976年王选设计了一套易于硬件实现的算法,并用标记点阵作为中间表示形式,可以把字形压缩信息高速复原成高分辨率点阵,该算法以及上面所述的对字形采用向量轮廓和参数描述相结合的方法,后来成为欧洲专利EP0095536的主要内容。
具体参看:http://www.hlhl.org.cn/news/findnews/showsub.asp?id=118
大神:毕昇、林语堂发明打字机(汉字检索法)、王选……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需要一种能够在电子设备上呈现这三种语言文字特点的字体,尤其是在处理文本、排版和设计中应对覆盖广泛字符集的需求。泛中日韩字体被设计用以解决这类跨语言的文字排印和显示问题。
汉字字体的挑战
汉字在数字排版上有着不少挑战,主要由汉字自身的特点及其在数字环境中的应用需求所导致。以下是一些主要挑战:
汉字数量庞大:汉字的字符数量远远超过拉丁字母。一个完整的汉字字库需要包含至少数千个汉字才能满足日常需求,而为了涵盖所有传统上存在的汉字及其变体,则可能需要上万个字符。
复杂的字形:相比于拉丁字母,汉字具有更为复杂的结构,每个字由多个笔画组成,笔画排布紧密,且排布规则繁多。如一个一号字要由八万多个点组成。因此全部汉字字模的数字化存贮量高得惊人。这增加了字体设计和数字排版的难度。
高质量渲染:在小字号尺寸下,保持汉字的可读性需要精巧的设计和优化。这意味着字体文件通常需要附带复杂的字形提示(hinting)信息,确保屏幕上能够精准渲染每个笔画。
多样的字体风格:汉字传统书法风格多样,如楷书、行书、草书等,而数字字体需要对这些风格进行适当的电子化处理,既要保留传统韵味,又要适应现代审美和使用场景。
文字排版规则复杂:汉字排印不仅要考虑单个字的呈现,还要考虑行间距、字符间距(包括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关系),以及垂直排版和水平排版的切换。
字体文件大小:由于汉字数量庞大,相应的字体文件通常也会非常大。这可能导致文档加载缓慢,对网络传输和移动设备存储均有较大压力。
语种和地域差异:简体中文、繁体中文、日文、韩文等使用的汉字可能在字形上有细微差别。支持多语种的字体需要正确呈现这些差异。
兼容性与国际化:除了汉字本身,数字排版还需要考虑与其他脚本(如拉丁字母、日文假名、韩文韩字等)在同一文档中的兼容性和协调性。
泛中日韩字体的设计旨在解决书写系统共存的复杂性问题,创造出一套字体能够涵盖所有中文、日文、韩文字符,并保证字形在视觉上的统一和谐。
这种字体希望在设计上达成一个平衡点,使得它的每一个字形既能够服从于各自语言的传统书写习惯,又能够在不同语言间实现无缝切换,同时减小文件大小并提升显示效率。
对于设计师、开发者以及全球化公司而言,泛中日韩字体减少了制作不同语言版本产品时的字体使用问题,使得他们能够使用单一字体文件支持多个亚洲语言的环境,极大地简化了多语言软件和网站的开发。
免费开源的泛中日韩字体
我们知道方正字体非常好用,但是版权费确实用不起。一些工作室也是。但是很多公司有钱,老板还是不愿意买版权给设计师用,在神州还是非常常见的。
作为个人,我只有选择免费开源的字体。
免费开源的字体有很多,但是泛中日韩(Pan-CJK)字体(汉字体系)还是比较少的!
开源免费的字体
Noto
Noto是Google所开发的开源字体家族,以OFL许可证许可
谷歌通过其项目Google Fonts提供了许多免费开源字体,具体查看:https://fonts.google.com/,这些字体基本上都遵循开源许可,比如SIL Open Font License(OFL),它允许用户免费使用、修改和重新分发字体,甚至允许用于商业目的,只要遵循该许可证的条件。
旨在支持所有语言,为每种语言提供流畅的字体体验。
Noto是“No Tofu”的简称。在部分缺失某些字体的Windows、Linux等系统中,无法显示的字符会变成方块“□”,一般惯称为“tofu”,即“豆腐”之意。因此Noto的开发宗旨即为消除所有无法显示的字符,实现“No tofu”的目标。[1]
Noto CJK字体支持简体中文、繁体中文、日文和韩文。
Noto和Roboto都是在Android新接口Material design的设计指南中所提及的建议字体。
macOS Big Sur默认安装了Noto部分字体。
GitHub 仓库地址:
https://github.com/googlefonts/noto-cjk,跟多的参看:https://notofonts.github.io/
2014年7月16日,Google发表了与Adobe等公司共同开发的汉语、日语及韩语字体:“Noto Sans CJK”,汉字皆依各国国家标准写法制作。字重有7种(Thin 100、Light 300、DemiLight 350、Regular 400、Medium 500、Bold 700、Black 900)。而Adobe针对汉字发行了另一版本:Source Han Sans(思源)
Adobe 思源
Adobe与Google合作开发的泛中日韩字体项目,提供了六种字重,覆盖简体中文、繁体中文、日文、韩文等字符集。
adobe也有很多字体,具体参看https://fonts.adobe.com/
但是adobe上面的免费字体是比较少的,大部分需要商业购买,更坑的事免费试用字体——小心掉坑!
1984年由Adobe公司创始人John Warnock和Chuck Geschke开发推出的PostScript,页面描述语言支持复杂图形和文字排版,为文字设计带来巨大革新,使得多国语言的字体得到更好的呈现效果。
PostScript本身是一种页面描述语言(PDL),最初设计用于桌面出版领域,可以精确描述一个页面上各种对象的布局和外观。PostScript字体是PostScript语言的一部分,使用一种名为Cubic Bézier curves的技术来描述字符的形状。
直到1991年由苹果公司推出TrueType字体才能与之对抗(此时adobe与apple彼此看不上眼)——TrueType字体格式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够在屏幕和打印输出之间提供高度一致性的字体格式,并简化字体安装和使用过程。
TrueType 作为操作系统的标准字体:由于微软对TrueType的大力支持,它成为了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标准字体格式,这大大促进了TrueType字体的普及。
随着时间的发展,Adobe和微软共同开发了新的字体格式OpenType,它结合了PostScript和TrueType字体的优点,支持更大的字符集和更复杂的排版功能,OpenType逐渐成为了业界标准。
2009年,由Mozilla员工Jonathan Kew、Tal Leming和Erik van Blokland共同开发。WOFF的目标是创建一个跨平台、标准化、并且能够兼容现有的OpenType和TrueType字体文件的Web字体格式。它是为了解决Web上跨浏览器字体使用的标准化问题而开发的。
中国在字体贡献层面,更多在于设计层面的补充,希望读者们能够补充一些IT层面的华人贡献事迹!
Noto Sans CJK 和 Noto Serif CJK:
GitHub 仓库地址:
思源宋体:https://github.com/adobe-fonts/source-han-serif
思源黑体:https://github.com/adobe-fonts/source-han-sans
文泉驿
源自文泉驿点阵宋体和思源黑体,是适合屏幕显示的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开源字体。
文泉驿(WenQuanYi,汉语拼音:wén quán yí),这个项目最初起源于中国的一些GNU/Linux用户和开发者的小组合作,目的是为中文用户提供优质的字体解决方案,解决中文字符在开源操作系统上的显示问题。
由旅美学者房骞骞(FangQ)于2004年10月创建,为中文发行版、开源中文软件的开发扫清障碍,降低中文Linux/Unix的使用门槛,从而让更多的人接触和使用Linux/Unix。
具体查看:http://wenq.org/wqy2/index.cgi
Droid
Droid系列字体原为Android平台设计,其中的Droid Sans Fallback包含对中文、日文和韩文的基本支持。
Droid 字体家族是为 Android 操作系统设计的一套开源字体,起初由 Ascender Corporation 为 Google 设计。这个字体家族的目标是在移动设备的屏幕上提供良好的可读性,同时支持各种语言。
Droid Sans Fallback:https://github.com/zhoulujun/droid-fonts
更多的,可以查看:免费商用字体库 https://www.figma.com/community/file/1256555346586156735
前端使用自己的中文字体
我们会发现,前端使用中文字体,文件体积特别大!
这个推荐:https://github.com/ecomfe/fontmin
写的很杂乱,先去干其他需求去了……
转载本站文章《免费开源的泛中日韩字体汇总:汉字在IT时代的史话》,
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oulujun.cn/html/design/graphic/2022_1229_9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