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SpecialTopic > sci-tech > Encyclopaedia >

    电脑屏幕纵横比Aspect Ratio 标准为什么是16:9?

    Author:zhoulujun Date:

    设备分辨率适配(Multiple Resolutions),离不开的一个概念:Aspect Ratio 显示设备的高度和宽度的比例,所谓的纵横比,长边与短边的比值。它表示为由冒号(x:y)分隔的两个数字,常见的有4:3,5:4,16:9,16:10等等。拿4:3来说,4指的是宽度

    Aspect Ratio:显示设备的高度和宽度的比例,所谓的纵横比,长边与短边的比值。它表示为由冒号(x:y)分隔的两个数字,常见的有4:3,5:4,16:9,16:10等等。拿4:3来说,4指的是宽度,3指高度。

    电影长宽尺寸比

    大家可能听说过“马屁股和航天飞机的关系”的段子(什么是“路径依赖”?)。

    1. 为什么美国航天飞机燃料箱旁边的两个火箭推进器(协助飞机起飞的助推火箭)的宽度是4英尺8.5英寸(约1.4米)吗?

      因为这些推进器造好之后是要用火车从工厂运送到发射点的,路上要通过一些隧道,而这些隧道的宽度只是比火车轨道宽了一点点,因此,火箭推进器的宽度是由铁轨的宽度决定的,而铁轨的宽度是4英尺8.5英寸。

    2. 铁轨的宽度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标准呢?

      因为美国的铁路原先是由英国人建的,而英国的铁路是由建电车的人设计的,电车所用的轮距标准是4英尺8.5英寸。

    3. 电车的轮距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标准呢

      因为最早建电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所以电车的标准是沿用马车轮宽标准,而马车轮宽标准是4英尺8.5英寸。

    4. 马车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标准呢?

      因为英国马路的辙迹宽度是4英尺8.5英寸。

    5. 辙迹为什么要采用这个标准呢?

      因为整个欧洲的马路都是古罗马人按照他们战车的宽度而铺设的,而战车的宽度是4英尺8.5英寸。

    6. 古罗马人战车的宽度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标准呢?

      因为牵引战车的两匹马屁股的宽度是4英尺8.5英寸。

    所以说,航天飞机上火箭推进器的宽度,是由两匹马屁股的宽度决定的!

    现在电视 电脑的屏幕长宽比,得追溯到 托马斯·爱迪生 于1888年发的最早的电影播放器。爱迪生发明了一台制作和能够放映活动影像的机器:他用乔治·伊斯曼发明的胶卷粘接到一起,并通过放映机把胶卷的内容放映出来。

    4:3的由来

    爱迪生在实验室使用的第一卷电影胶片的尺寸是1英寸宽,0.75英寸高,为避免出现小数,就成了我们最熟悉的4:3作为电影制作的标准格式持续了60年。使用影片的画面宽约24毫米(原为1英寸),高约18毫米(原为3/4英寸),宽高比为1.33:1

    此后,35毫米影片除画面外,并要在片孔内侧留出一条记录声音的位置(声带),这样,就只好压缩无声影片的画面面积,将摄影的画面宽高尺寸改为22毫米×16毫米,放映片门为20.9毫米×15.2毫米,即放映在银幕上的画面宽高比改变为1.375:1。随后的在一段时间内,电影的4:3宽高比与矩形的电视机屏幕搭配得很好,眼看着购买电视机的家庭越来越多,电影公司不得不使用新的格式力图把观众从家里吸引回剧场里。

    电影宽高比的演变历史表

    • 1.33 – THOMAS EDISON STANDARD (1909)

    • 1.37 – ACADEMY RATIO (1932)

    • 2.77 – CINERAMA (1952)

    • 1.75 – METROSCOPE (1955) MGM

    • 2.55 – CINEMASCOPE (1953) 20th Century Fox

    • 2.35 – REGALSCOPE (1956) 20th Century Fox

    • 2.35 – REGALSCOPE (1956) 20th Century Fox

    • 2.39 – SHAWSCOPE (CINEMASCOPE)

    • 2.00 – PANASCOPE (1961)

    • 2.00 – SUPERSCOPE (1954) RKO

    • 2.35 – SUPERSCOPE 235 (1956) RKO

    • 2.35 – WARNERSCOPE (1958) Warner Brothers

    • 1.85 – VISTAVISION (1954) Paramount

    • 2.20 – TODD AO (1955) Michael Todd

    • 2.20 – DIMENSION 150 (1966)

    • 2.55 – CINEMASCOPE 55 (1956)

    • 2.76 – MGM CAMERA 65 (1959) MGM

    • 2.20 – SUPER PANAVISION 70 (1959) Panavision

    • 2.75 – ULTRA PANAVISION 70 (1962) Panavision

    • 2.35 – TECHNIRAMA (1956)

    • 2.20 – SUPER TECHNIRAMA (1959)

    • 2.35 – NIKKATSU SCOPE (1959)

    • 1.43 – IMAX (1970)

    电视机和显示器受制于CRT技术很难做出这种椭圆形的结构,最早的显示器是1:1的,因为这样阴极射线管玻壳的受力才能均匀。相对来说还是长方形更适合人类视觉,4:3已经是极限了。因为电视的显示单元不是正方形的,而是有点扁的,也并非点对点显示。逐行640X480只是一个理想标准。如果你模拟当年的图像信号源,会发现信号解析度远远不是4:3。以SFC游戏机来说,它的信号是256X224以及256X240两种,非常接近1:1了。5:4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

    4:3标准我们应用了很多年,它接近于一个矩形,宽比高多了33%(还记得CRT显示器吗),后来出现了16:9,又叫widescreen,宽屏,宽比高多了78%,更接近于人类的视野范围

    16:9

    同时是16:9相比16:10和4:3更省成本,同样一块大面板,用16:9切割出的小面板多

    (简单数学,矩形对角线长度恒定的情况下,越接近正方形面积越大)

    屏幕对角长宽比尺寸比

    16:9的屏幕的出产就是成本考虑,其实16:10也是,但是对于桌面显示的距离来看16:10就是比16:9更舒适的。人眼的观察范围是相对固定的,同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看的显示器是显示精致的图片或者文本的,视野范围也是相对集中的。因此16:10的显示器因为上下显示范围更大,会让人看起来更舒服。引用一张图:

    显示器其实并不是越宽越舒

    16:9为主流

    目前市面上的移动设备中,16:9的设备占据了九成以上,其它不同的,也均接近于16:9,国内4:3的设备,占有率只有0.x%(数据参考百度流量研究院2019年5月)

    有部分设备是16:10的,但都接近于16:9

    屏幕纵横比适配

    不同的Aspect Ratio 是无法完美的匹配到所有设备上的。这也是为何我们会看到在观看某些视频的时候,屏幕的左右或是上下会出现“黑边”的现象。

    适配会有很多的策略,比如4:3的图片,呈现在16:9的设备上,或是16:9的图片,呈现在4:3的设备上:

    16:9与4:3屏幕兼容适配16:9与4:3屏幕兼容适配

    计算的方式如下:

    1. 使用目标设备的宽度/设计分辨率宽,计算出宽度比。

    2. 使用目标设备的高度/设计分辨率高,计算出高度比。

    3. 取宽高比值最小的那一个。

    取最小的比值,设计分辨率的宽和高分别乘以相同的系数(ScaleFactor),确保了图片不会失真,另外,最小比值,可以保证一边完全的填充到目标设备,但另一边,则会因为最小比值的原因,而无法填充,导致黑边的产生,即(Pillar Boxes or Letter Boxes)

    电影或是观看视频,这是很常见的现象,观众习以为常,或者说在不同的设备上播放视频,这是最佳的处理方式。


    参考内容:

    Aspect Ratio 标准为什么是16:9? https://gameinstitute.qq.com/community/detail/133053

    电影的Aspect ratio(宽高比)共有几种规格? - 重置好莱坞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7583952/answer/254768876

    为什么 16:9 的显示标准逐渐取代 4:3 的标准? - 孟德尔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989946/answer/22948115

    MacBook Air 和 MacBook Pro 为什么仍旧坚持不用已经是主流的 16:9 屏幕? - 北一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107676/answer/119653227



    转载本站文章《电脑屏幕纵横比Aspect Ratio 标准为什么是16:9?》,
    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oulujun.cn/html/res/scienceTechnology/Encyclopaedia/8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