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SpecialTopic > learning > infanticulture >

    不要以节约粮来逼孩子把饭吃光——这是一种变相的惩罚

    Author:zhoulujun Date:

    大部分的家庭都喜欢比孩子吃饭,而且吃的碗里面不能留饭,特别是70年之前的爷爷奶奶们。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往往会有这种潜意识,今天我给孩子打了多少食物,我都要孩子把他吃完,没有看他吃完,我就难受,和孩

    “多吃点”常是家长对孩子最简单直接的关爱方式。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养成不浪费的习惯或者为了保证孩子的营养均衡,常常要求孩子必须把碗里的饭光,就算孩子说吃饱了,都要勉强他们多吃一点。

    更多的是,说是不要浪费粮食,强迫把孩子碗里的饭吃光

    光盘行动变为惩罚

    节约粮食的是对的,我们政府一直在推行这个活动

    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08/12/c_1126357648.htm

    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大力倡导和有力推动下,“光盘行动”广泛开展,“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根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0名未成年孩子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 71.6%的受访家长会告诉孩子一粥一饭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

    • 97.8%的受访家长认为,节约粮食应当成为孩子成长中重要的品质。

    • 98.3%的受访家长表示会教育孩子节约粮食。

    光盘行动,从我做起

    但是,如果变为一种强迫,即使一种惩罚!

    其实这样做,对孩子的健康没什么作用,相反,每次都要求孩子把饭吃光还可能对孩子的健康带来风险。

    碗里面不能留饭

    在美国《儿科》(Pediatrics)杂志上发表的研究,超过50%的美国父母会要求孩子吃完碗里的所有食物,且大约1/3的父母即便孩子表示已经吃饱,仍会继续要求他们多吃一些。这一数据反映了美国社会中一种普遍的育儿观念和餐桌文化,即强调孩子不应浪费食物,并期望他们吃光碗中的每一口

    而在中国,大部分的家庭都喜欢比孩子吃饭,而且吃的碗里面不能留饭,特别是70年之前的爷爷奶奶们。因为老一辈们经历过多的苦难,所以不时地给我熏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身边的长辈们也经常谆谆教导“浪费食物是可耻的...”诸如此类的话,影响了好几代人,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往往会有这种潜意识,今天我给孩子打了多少食物,我都要孩子把他吃完,没有看他吃完,我就难受,和孩子争执

    faf2b2119313b07e2b5d1ec006d7912396dd8c12.jpg

    为什么不能逼孩子把饭吃光光?

    在《儿童肥胖》杂志上的研究发现,强迫儿童吃光盘子会损害他们的自我尊重和身体形象。该研究发现,被强迫吃光盘子的儿童更有可能对自己的身体感到不满,并且更有可能出现饮食失调。

    根据发表在《食欲》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强迫儿童吃光盘子会导致体重增加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该研究发现,被强迫吃光盘子的儿童更有可能超重或肥胖,并且更有可能暴饮暴食和限制饮食。

    美国儿科学会 (AAP) 建议父母让孩子自己决定吃多少。

    1、孩子天生有控制饮食的能力

    克拉拉·戴维斯(ClaraDavis)医生曾针对孩子的吃饭问题做了一个实验。让3个7~9个月大的孩子自己控制饮食,他们每餐为孩子们提供10道不同的菜肴,包括鱼、肉、谷物、鸡蛋、水果和蔬菜等,而且尽可能只是做一些简单的料理。

    6个月后,这3个孩子在发育、体重、外表、活力等各方面都是最佳状态,显然他们自己已搭配出了理想的饮食组合。即便是以今天的标准来看,他们的饮食组合也十分令人满意。

    这就说明,如果允许孩子自己来决定食量,且他有多元充足的食物选择时,他能够自己摄取足够的营养。

    所以,家长们不用担心孩子自己吃饭会吃不饱。相反,家长们应该多鼓励孩子及时在饭桌上表达“已经吃饱了”,并在孩子表示吃饱后停止劝食行为,这样对孩子的健康更有利。

    2、家长如果长期强迫孩子把饭吃完,就会变成一种变相的惩罚

    孩子吃饭时应该保持心情愉悦,这跟大人是一样的,心情愉悦胃口就会好。如果常常逼迫孩子把饭吃光,孩子可能会对食物出现恐惧感,每顿饭都吃得跟打战一样,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精神状态过度紧张,胃液分泌出现异常,导致消化不良。

            建议对于孩子不要将上面所述的规则和进食捆绑在一起。如果你长期这么做,对于有的孩子来说,吃饭是种不开心的体验,就是完成任务,甚至对于一小部分孩子来说是种折磨,根本体会不了食物之美妙之处。在我看来培养孩子自主选择性的进食,也是培养孩子独立成长很重要的一部分。

    3、“把饭吃光” 的规矩可能会导致肥胖

    “把饭吃光” 的规矩可能会使孩子丧失对其内在饥饿感的察觉能力,从而增加孩子终生肥胖的风险。如果家长从小就要求孩子把饭吃光,等他们长大成人后,吃饭会一直埋头苦吃,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算“吃饱”,只是一味地把饭吃完。美国宾州儿童研究发现,体重的控制跟长期被强迫遵守“把饭吃光”的规矩有关。

    进食过程中,若孩子过于在意碗里还剩多少食物这类外在信息,即便是吃完高热量的一餐,他们仍会吃下更多的食物。另外,其他相关研究也发现,被要求把饭吃光的男孩,出去吃饭时会点更大份的餐点。所以,从小就被要求把饭吃完的孩子肥胖的机会比其他孩子要高很多!

    3、“把饭吃光” 的规矩会破坏亲子关系

    餐桌本应是家庭成员共享温馨时光的地方,但若频繁出现因吃饭而产生的冲突,会损害亲子间的信任与亲密感。孩子可能会感到被控制,而不是被支持和理解。

    这种被控制的感觉会让孩子产生叛逆的心理。以为你没有切实去感受他们的想法!

    爸妈们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吃饱了呢?

    1、1~3岁的孩子每天350毫升奶,100~150克谷类食物如米面等,蔬菜水果,每天150~200克最佳;蛋、鱼虾、畜禽瘦肉,每天共100克即可。只要保证孩子每天的营养摄入量达到要求,就不用要求孩子必须把饭吃完。

    2、家长平日里要细心观察孩子的饭量,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孩子说“吃饱了”的时候,家长们应该观察一下他们的摄取量是否与平时一致,如果一致,就不用再勉强他们把饭吃完。

    若孩子饭量较小,家长可带孩子去医院做一个全面检查。如果孩子的身高、体重等发育指标在正常范围内,说明孩子吃得不错,无需再增加食量。

    3、观察孩子的情绪,孩子一旦吃饱了,精神就会开始不集中,四处张望而且身体开始躁动,这个时候基本上可以停止喂食了。

    4、孩子和大人一样,有时候也会胃口不好吃得少。

    对于婴幼儿来说,每次吃饭都要把碗里、盘里的所有食物吃完是不现实的,也不适用。比如一岁以内主要是让他尝试味道,学习怎么吃,而不是吃多少,为以后自己吃饭做准备。一岁以后宝宝的胃那么小,每次容纳的地方并不多,而且孩子的食欲也是会变化的,有时候也会出现和成人一样的食欲减退,暂时性厌奶、只吃几口饭就不吃了。

    如果孩子只是刚好这顿饭吃得少,不要逼他、勉强他进食,中间也不要给他零食吃。如果身体没问题,下一顿就会吃多一些了。

    除此之外,爸妈们应该多注意孩子是否存在挑食的情况。

    要怎么纠正孩子挑食的毛病?

    1、孩子的饮食习惯很大程度上受父母的影响。比如,大人们吃东西时,好吃的会多吃一点,不喜欢吃的就少吃一点,孩子看到了,就会有样学样。

    如果孩子有挑食的倾向或者情况出现,大人们应该首先审查一下自己在平时吃饭过程中是否也会挑食,然后想办法改正。

    2、如果放任孩子摄取含有糖分、油脂与用这两种原料加工过的食品,会导致孩子营养过剩、体重过重。所以,身为父母,必须决定把哪些菜肴端上桌,而端上餐桌的应该是多样化又富含营养价值的食物,而不是油腻和过甜的食物。

    唯有这样,孩子才能挑选正确的食物,也可以完全自行决定要不要吃以及要吃多少。在这个前提下,他便拥有了天生的、按照需求去调节如何吃饭的本能。他会吃得很充足,而且不会吃下太多。

    3、另外,家长们在平时也不要常对孩子说“这个好吃,那个不好吃”,以免给他们造成心理暗示,导致偏食和挑食。若孩子有一段时间表示不爱吃某种食物,可以过一段时间、等他忘记这种食物“不好吃”后,再与其他食物搭配给孩子吃。


    “小孩子,大行家”,事实上,孩子的饮食控制能力比成人要好多了。成人的饮食行为受很多方面影响,外在的各种因素常常会掩盖身体对食物需求的内在声音。相比较之下,孩子的饮食行为就要简单多了,往往都会遵循内在的饥饿信息,很少会出现“暴饮暴食”的情况。

    家长们不要小觑孩子对饮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要硬性去规定他们每餐该吃多少,给他们创造一个健康的饮食环境,让他们自己控制食量,反而能吃出一个更健康的未来。

    寻求更健康的引导方式

    探索更为积极健康的引导策略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几点建议或许能为家长们提供新的思路:

    • 树立榜样:家长自身展示健康饮食的习惯,享受多样化的食物,孩子往往会模仿大人的行为模式。

    • 鼓励自主选择:在确保营养均衡的前提下,让孩子参与到餐食的准备和选择中来,增加他们对食物的兴趣和接受度。

    • 正面激励:用正面语言鼓励而非批评,比如表扬孩子尝试新食物的勇气,而非专注于他们吃了多少。

    • 创造愉的用餐环境: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就餐氛围,避免在餐桌上讨论令人不悦的话题,让吃饭成为一天中期待的美好时光。

    • 教育而非强迫:通过游戏、故事等方式教育孩子认识食物的价值和健康饮食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内在的动机去做出健康选择。

    育儿之道在于引导而非强迫,特别是在关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饮食问题上。通过理解和尊重孩子的生理需求与心理感受,我们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还能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同时加强家庭成员间的情感纽带。在这个过程中,爱、耐心和智慧是不可或缺的调味料,让成长的餐桌充满爱与和谐。


    转载本站文章《不要以节约粮来逼孩子把饭吃光——这是一种变相的惩罚》,
    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oulujun.cn/html/res/learning/infanticulture/2017_0830_8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