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为什么现今还大行其道?各种传统医学的兴衰更替-医史
Author:[email protected] Date:
中医药目前还在神州泛滥成灾,其潜在因素包括居民科学素养有待提高(即使受过理工教育,也搞不清楚科学实验的原则——教育里缺乏独立思考或批判性思维教育,阴阳五行居然也写在《科学素质基准》里面),比如阿胶、冬虫夏草、燕窝、人参、益母草的功效无法得科学认证却详细说明其功效,相关明确对人体有害无益的毒中药却并没有相关的风险告知和药理说明(参看《再谈中药毒性—为什么要远离中医药,常用毒中药》)。
在此情况下,药监局等国家政府机关的不作为(2018年2月26日国家卫计委12320卫生公益热线官方微博:阿胶只是“水煮驴皮”,随后撤下,而相关科普文章对普罗大众是鲜有),反而煽(zhu)风(zhou)点(wei)火(nue)(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在今年10月公布的相关草案,决定从2018年起中药申报新药将不再需要通过临床试验,即只要传统中药企业依据经典名方生产制剂,就可以免去成本高且周期长的临床试验) 。
中国的利润被中医药企业及行业大量摄取,而投入研发微乎其微。其药效得不到世界的认可(比如FDA或者EFSA的认证),其毒副作用是“尚不明确”一言概之(曾经中医药事经历过大规模化学验药的,结果你用心是可以查询得到,所以请别再追问为什么不对中医药进行化学分析和研究、废医验药了,不允许南郭之举(治疗化学成分+一堆草药的综合配方)的中药中成药没有能通过双盲测试的,根本无法进入欧美市场,里面除了个别有益元素,还有一大堆杂质生物碱和其他元素,从国内外双盲的测试中显示几乎大部分的中医药和安慰剂药效相当但是副作用远超安慰剂,收获甚微)!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中药制造企业数量由2004年的1484家增加到2015年的4076家,增幅174%。截止2015年现代化学药企业3802家,中药(含中药饮片)企业4076家实现反超。中医药工业总产值达到8442亿元,约占整个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的1/3
简单的翻译就是
中国国产国企或民营中医药公司的数量超过了中国现代药物公司的数量
在包含了整个医药市场包括中药、现代国产化学药、外资进口药物的整个规模中,中药独占1/3
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持续上升,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在2017年,已经达到17500亿元,同比增长21.1%。至2020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将突破3万亿,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20%。2017年,我国中医药产业建设取得了新进展,中医类医疗机构诊疗人次突破10亿人次;医疗收入达到3648亿元,接近医疗机构总收入的10%;中医类卫生人员总数达到122.5万人,执业医师54.3万人,占比44.3%;全国在业中医馆数量达到477家,年均增长78.1%。但是,中国新药研发方面,就呵呵了——后文有数据
医保gdp占比就那么大,现金流被中医中药吃掉以后又基本不会被投入研发,就相当于原本可以有的医药研发投入白白损失了。
中国医疗相关gdp高达近万亿美元,比日本和德国加起来还高,就算去掉基本普通医疗开支,绝对也仍然是一个巨大的能支持非常高水平研发的市场,然而大量的现金流被当智商税截流下来给红毛药酒的老板们买房子去了,同时药物审批放水劣币驱逐良币。不严格地说:中医成为了中国医药前进的绊脚石,成为中国顶尖药学人才流失国外的推手。
1903年,满清政府制定的学校课程里面,医学29门课中中医只占1课,药学17门中医也是只有1课,中医的尴尬地位一看就清楚了。到北洋政府时期中医进一步被清洗,1912年袁世凯举行的教育会议里面已经完全把中医排除在正规教育体系外,《中华民国教育新法令》规定的医学课程里面完全没有中医的存在。1913年,教育总长汪大燮连中医界成立学会的申请都制止,并说“余决意今后废去中医,不用中药”。1915年,民间建立的中医学校开始不被政府承认,而是被归类成卫生机构。国民政府上台后态度更加激进。1929年国民政府召开的卫生会议里面,一致通过了余云岫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障碍案》
而今,中医居然死灰复燃了,在这医学史上,也是具有**特色了。
推荐长文《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大疫来时足见中医真容》。
医学发展粗史
从医学史的角度来讲,中医就该主动让贤,传统医学每个文明都有其相关的体系,我这里粗略概括下:
古代医学-神医巫医玄幻魔幻时代
在人类文明萌芽阶段,有没有医生还是未知,一般信仰的主宰者也把控着医疗事业。这个时期的“神医”一般也有神性,事迹也流传于各种史话,巫彭、巫阳都是“神医,阿斯克勒庇俄斯也是神医,耆婆也是神医……
随着人类文明的壮大,医、神慢慢开始分离,古巴比仑和埃及有两种医生,一种为僧侣,治病方法是咒文、祈祷;另一种是有实际经验的医生,由平民担任。目前中国农村看病除了去中医馆还有当地神庙,抽签求药(不知观音送子算不算
传统医学-经验医学时代
古希脂思想家由发的辩证观点,从整体和统一的观点来队识人体和疾病现象,提出四体液病理学说(可以顺手了解下四元素说)。认为有机体的生命决定于四种体液:血、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那四种原始本质的各种不同配合,每一种体液又与一定的“气质”相适应,每一个人的气质决定于他体内占优势的那种体质。四体液平衡,则身体健康:失调则多病。
印度医学认为健康是机体的三种原质──气、粘液、胆汁正常配合的结果。以后希腊医学的“四肢液说”影响了印度,使原有的三体液说增加了血液,成为“四大”学说。
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对于从小被中草药灌大的我们不必赘述。
在现代医学萌芽之前,全球医学发展都差不多,各有千秋(西方16世纪前,中方,应该到民国时期)。治愈很多是靠自愈,医学的疗效跟神学一样是未知(不要高看古中医或古西医,在现代医学起立之前,活着真的就是靠天意,中国历代帝王群臣,平均寿命照样是“七十古稀”,早夭比比皆是——中国古代人均寿命30岁上下,绝大多数人根本活不到癌症、三高高发的老年阶段)。
现代医学萌芽时代
文艺复兴时代,整个欧洲科学史的大发展,开创了现代医学的先河。
医学走上科学正轨(找出病因,提出假设,实验论证),不再是凭经验臆测或信仰指引等方式。
知乎如风如此整理的:
人类医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发明发现
人体解剖学:达芬奇,伟大(16世纪)
方法学建立:观察归纳法(17世纪)
度量:圣托里奥,体温计和脉搏计
血液循环、显微镜的发现
病理解剖学:莫尔加尼,伟大(18世纪)
临床教学体系的建立(18世纪):从“师承”向学院教学的转变,真正使得医生得以规模化的“生产”,满足实际需求并使得信息的交流更为广泛,进一步促进医学的发展。
预防医学的成就:(18世纪)末,詹纳(天花),极其伟大。预防医学是现代医学最伟大的子学科,没有之一
细菌学的建立:巴斯德,极其伟大(19世纪),开创了一个医学新视野
药理学:提取(吗啡、氯仿、奎宁),合成(阿司匹林)
现代外科学的建立:麻醉、输血、感染控制
现代护理学:南丁格尔
20世纪以来:现代医学蓬勃发展
影像学:1895年发现X射线,伦琴,极其伟大,1901年被授予首次诺贝尔物理学奖。注:首次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授予血清疗法(被动免疫)发明者阿道夫比瑞格,我个人认为这个发明不够『里程碑』,所以未列入。
安全输血:ABO血型的发现,极其伟大,兰德施泰纳(1930年诺奖)
化学治疗的重大进展:抗感染药物,极其伟大的发现,磺胺、多马克(1939年诺奖),青霉素、弗莱明(1945年诺奖)
内分泌学:各种激素的发现,N多诺奖
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学的发展
遗传密码与蛋白质合成:伟大,霍利,1962年诺奖
营养学及遗传学
DNA测序:桑格(2次诺奖),1980年因此获诺贝尔化学奖
器官移植与免疫学:伟大,其中,尼尔斯杰尼等因为发现了单克隆抗体产生的原理,1984年获诺奖。
精神病学、遗传学等学科的建立。
西医经过了上述过程为代表的一些列过程,所以应该叫现代医学。而中医应该叫古代医学。西医经过了长时间发展,抛弃了古代医学,很多中国人还在抱残守缺,自以为是。再过100年,现代医学可能已经全解码人类基因和神经元运作机制了;而再过100年,中医恐怕还是黄帝内经、伤寒论和草药针灸等和自怨自艾古法失传。
日本是如何抛弃汉方医(中医堂弟)并成为顶尖医药强国的?
有比如常常据传的:我们老祖宗的智慧被日本抢走啦、发扬光大啦等等,但是很遗憾的是这些大多是流量号和媒体为了从民族骄傲感和自卑感需求入手改编、夸张的故事和新闻,真实的日本情况是,汉方医占据日本不到3%的市场,而且这部分相当多数还是中国游客购买,可以说日本人基本不相信汉方(中医)。
中医药(汉医)在日本的地位及历史
1868年12月,根据天皇的旨意,明治政府将国民的健康和卫生防疫提到国家战略层面加以督导,出台《太政官布告》,宣布全面改革医疗制度,规定今后在日本行医,必须通过国家医学考核才能获得执照。针对当时汉方医生占绝多数,西医人才稀缺的情况,明治政府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积极培养本土西医人才。十年之后,全国通过考核获得西医执照的达到1800多人。虽没有明治政府没有明确禁止中医,但封杀其生存空间的政策导向使得中医自行式微:开业医师资格考试科目全是西医内容;汉方药馆被废止,禁止汉方自由买卖,严格控制“处方权”,有西医执照业者才能开中药,全面拥抱基于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影像学等学科的现代医学,但是事实上后来的情况远远超出明治天皇的期待,正确学习了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影像学等学科的医生也不再相信汉方医学,日本医学迎来了近代腾飞。
在全球百强药企中,日本拥有19家顶尖药企,与德国(8家)等国一起紧跟美国和瑞士占据第一梯队中游水平,属于全球制药大国。
日本的很多药企都是靠创新药起家,而且面临着“摇钱树”专利悬崖的危机,因此日本在全球范围内,研发投入比例基本是最高的,武田、第一三共和安斯泰来的研发/营收比例都在20%左右。武田在2012年的研发投入达41亿美元,尽管这几年有一定幅度的缩水,2016年也维持在29亿美元。也许41亿美元的研发投入在制药巨头榜单里并不算最高的,但相比之下,2012年苹果公司的研发投入才34亿美元。
高投入自有高产出,日本药企的研发效率也是非常高的,日本研发上市的新药数量仅次于美国,尤其是近二十年来日本的新药研发势头非常强劲。很多明星产品都是日本人开发的,比如降压药奥美沙坦、坎地沙坦、阿齐沙坦,降脂药洛伐他汀,抗胃酸药兰索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神经系统用药多奈哌齐、阿立哌唑,泌尿系统用药坦洛新,索利那新等等。近年来日本的药企研发思路从Mee Too 向First in class转变,很多知名的靶点的开发都走在世界最前沿,如PD-1,SGLT2、DPP-4、胰岛素受体单抗、Factor VIII 取代物(获批产品Hemlibra)等等。
没有汉方医这种历史产物和传统医学,创新研发是所有日本现代医药企业必经之路,因此你翻看数据和论文你会发现日本的药企研发比例都在20%以上,中国的利润被中医药企业及行业大量摄取,而投入研发微乎其微,其实也很好理解因为中草药作为古老传统医学,植物本身微量元素的作用药用比起现代化学面前极其有限,可以被研发的东西甚少,营收120亿人民币的同仁堂投入研发占比2%,180亿的康美药业和207亿的云南白药不足0.5%,很多都是上市公司数据可查,中医药厂商们在营销上的投入堪称绝世罕见。
这里今天看到一个回答是描述印医和现代医药发展史的,印度政府这种引导印医走向物理、美容和形体练习的形式非常好,完成替代医学的使命。
中国现代药企难道不也是创新研发吗?怎么就赖上中医药了?
在当前的国家强力支持中医药的政策下(免临床双盲测试直接上市、医生临床药占比、医生临床基药占比、医生开药科室奖金审核等),如果你是一个打算投资药企的投资人,你一定会选择中医药企业,如果你是一个医药企业的老板,你一定会选择生产中医药及中医药概念的保健品,如果你是一个高中的学生看着现代医药在中国的状态你一定不会选择高考填报药物研发相关专业,中国现代药企举步维艰大量倒闭,研发中心关闭解散,药学在中国成为高考志愿中的劝退专业。另一方面中国中医药药厂规模暴涨,大家一起在国家的政策保护下美滋滋赚钱。可悲的是,中国志在药学的精英只能远去美日德瑞圆梦了,中国优秀的高中生生源也不愿意去学习药物研发,因为学习了医药研发也没有计算机里面的BAT、XJJ等企业并不是每个人药学精英都愿意出走他国谋日。如果日本有国策,汉方医经典药方可以不经过临床测试即可上市免去研发和双盲费用且汉方医药方可以和现代化学药物混合共同治病进行南郭之举且汉方医药物在门诊临床上有一定开方指标,我告诉你,日本的汉方医药厂立马原地春笋拔起,日本现代化药厂纷纷转型做汉方医药去,原因很简单资本是逐利的。
没有中医中药,日本人无论春夏秋冬都可以喝凉水不需要担心"胃寒",日本的女孩子大姨妈来了也能开开心心的吃冰淇淋,,日本的妻子在生娃后也不用坐月子,日本顶尖学生以进入武田、三共研发部从事药物研发获得高薪为一件对己对国都好的体面事,日本的医疗水平也一直在世界的前端。
如果说日本是发达国家,咱们不比,那就看下目前发展水平不如咱们的近邻印度。
印度是如何抛弃传统医学的并成为世界医药强国的?
印度的传统药学已历时五千多年,可能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医学系统。
印医作为印度的"民族尊严"和"骄傲",在印度也曾经扮演过绝对意义上的民族产业,在现代科学传入印度前,印度人对此深信不疑,即使现代科学传入了印度,印度人依然深信不疑尤其是印度这样的宗教大国和教育弱国。
印度的卫生条件在发展中国家属于较差的水平,很多贫穷的地方人群疾病不断,古老的阿育吠陀几乎不能治疗任何非自限性疾病(感冒、咳嗽、疱疹等叫自限性疾病,就是发作不治疗也能自愈),在这种局面下,印度政府选择出面强行扭转这一状况,印度政府一方面引导阿育吠陀转向美容、物理疗法等领域尽可能放弃阿育吠陀药物(也就是印药,印度中草药配方),另一方面大力扶持印度现代医药研发,鼓励市场竞争,政府不拉偏架,不出台强制政策,阿育吠陀是印度的历史,但是逐渐退出印度舞台转为辅助治疗不没有因此觉得损害印度人的民族自尊,因为在他们看来不鼓励资本流入印度医药研发让印度人吃不起药看不起病这才是印度的国耻。
随着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实施以及成立风险投资基金,因为印度和中美等国相比并没有发达的金融链条,必须要政府出面为这些制药民企进行投资融资。
经过长久的发展,印度已经成为亚洲和世界范围内制药的强国之一。
根据印度政府官网数据,印度有超过500家经过美国FDA认证的制药工厂.在2015年,印度有6万个不同品牌的仿制药,分布在60个不同的治疗领域。同时,印度能生产500多种API。每年向USFDA递交的药品生产申报中有36%来自印度。经过USFDA检查并核准GMP的制药工厂中有22%来自印度。这一现实为印度生产高质量的药品,包括仿制药,垫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新的环境下,印度政府还通过国家政策(“药业2020远景”)极力期待把印度的制药行业打造成为全方位的制药产业(end-to-end drug manufacture),并成为这个领域的世界主导之一。现代医药的政府正确引导,让印医阿育吠陀回归正常的位置
在印度的医疗产业中,阿育吠陀等印医产业大约有44亿美元的市场规模,现代医药产业大约有333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出口及海外印度医药产业有167亿美元的市场规模。传统医学在印度占据了8%的市场。(在过去7年间,中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持续上升,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在2017年,已经达到17500亿元,同比增长21.1%。至2020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将突破3万亿,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20%。诊疗人次占比提升,中医诊所(门诊部)发展前景广阔。中医药工业总产值约占整个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的1/3,纯中药产值达到8442亿元。)
印度引导阿育吠陀逐步放弃内服草药配方的使用
因为草药中含有大量人类已知和未知化学物质,印度发达的制药已经对一些有效成分进行提取,没有必要像原始人一样去直接吃草药,并且草药中含有大量需要肝肾毒性或代谢的杂质,让印度底层人民身体状况雪上加霜。印度鼓励物理疗法、美容等方式的进行,这其中最鼎鼎大名的是瑜伽,一种来自探寻“梵我合一”的道理与方法,主要是一系列的修身养心方法,印度的冥想和中国的针灸等一起入选了WTO的替代医学等内容。
印度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且国力远远落后中国的这样一个国家。成功的在医药产业成为了高水平国家,在印度公司之间不拼政策,不拼传统医学,只拼现代医学的精英研发人才。在印度这样一个人均收入1-2000人民币的国家,药学企业的研发/营收比例都在10%以上,印度药物研发人员的平均薪资可以达到2-3W美金(12-20W人民币)有的外加第一年销售利润的25%,成为一个医药研发工程师是印度学生一个理想中的职业之一。
回到正题,中医退出医疗事业,作为历史文化保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我们不假思索地说出「中医是几千年经验的积累」这类话时,我们要心存警惕,注意逻辑链条的完整,再多问自己一句:这「积累」的具体情形是怎样的?是有效积累,还是无效积累?是高效积累,还是低效积累?
知友St Jason所述:不但中国传统医学「几千年经验的积累」非常低效,西方传统医学「几千年的积累」也同样如此。
原因其实很简单:「几千年」这个漫长的时间跨度,容易给人一种最终「累积」一定特别厉害的错觉。殊不知,「经验累积」有两个重要前提:
(1)「经验」的真实性可以被检验。
(2)「经验累积」的渠道非常通畅。
遗憾的是,在漫长的「几千年」里,这两个前提并不具备。这直接导致中国传统医学的经验累积,长期处于一种非常低效的状态,其所积累有效内容也很少。如《本草纲目》里面荒谬不胜枚举,也无法验证求证伪,只是一代代抄录之。
具体而言:
(1)一种「治疗经验」,要被证明有效,首先需要大量的临床病例;然后还需要通过「双盲实验」一类的办法,排除掉其他因素的干扰,尤其是排除主观偏差。
(2)一种「有效的治疗经验」,要被有效积累,首先需要作为知识沉淀下来,在刀笔时代,沉淀的方式自然是写成文字载入典籍;然后这些文字典籍,还需要有传播渠道,在传播渠道的末端,必须经得起重复验证。这些,必须依赖「学术共同体」才能做到。很遗憾,在近代大学和学术期刊制度建立之前,中国传统医学不存在「学术共同体」。
中医的不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而是阴阳五行。虽然阴阳五行被写入中国《科学素质基准》,但是阴阳五行并不合科学标准(测量量化、公理化描叙、实验验证预测、可证伪)
西医的基础是现代生物学和化学。但中医不是。中医不知道世上有细菌,不知道世上有病毒,也不知道世上有什么化学分子式。连初中生物里面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都是无知,跟别提基因突变、基因表达。
概括来说:中医使一个人,活得不清不楚,死得不明不白;西医(现代医学)使一个人,活得清清楚楚,死得明明白白。
转载本站文章《中医为什么现今还大行其道?各种传统医学的兴衰更替-医史》,
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oulujun.cn/html/res/Health/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2016_0214_2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