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tools > Virtual > VMware >

    开拓电脑云市场的前浪(Citrix)落幕:openstack/kubernetes夺嫡战

    Author:zhoulujun Date:

    Citrix成立于1989年,其桌面虚拟化产品高峰时在全球市场占有一半的市场份额,算是云服务的先辈。openstack采用了易扩展的微服务架构以及接口设计,可以说是曾经最火的虚拟化云平台,没有之一;kubernetes(k8s),在docker容器

    2023年12月,国际知名云电脑厂商Citrix(美国思杰公司)正式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包括香港地区和澳门地区),此消息一出,引起了全行业的热议。

    Citrix作为全球VDI的杰出代表,在巅峰阶段,全球市场占有率曾达到近乎一半的水平。

    进入中国市场后,一度占据鳌头,中国客户一度超过2400家,其中包括了中国移动、中国石化等国内知名企业。可以说是曾经凭借一己之力开拓了中国的云电脑市场。

    但是现在,请看巨型外包公司的报告:《这些银行已经大规模替换掉Citrix→》(深圳XF,监控项目,让我觉得十分恶心)


    Citrix落幕

    Citrix成立于1989年,曾是VDI的代名词,其桌面虚拟化产品高峰时在全球市场占有一半的市场份额。Citrix的桌面传输协议ICA非常高效,在ICA的面前,其他的协议都是小弟。甚至大名鼎鼎的VMware也得称Citrix一声大哥,VMware成立于1998年,其第一代桌面虚拟化产品View问世的时候,Citrix早已经功成名就了。中国做桌面虚拟化的,华为、新华三、锐捷、深信服等大厂的工程师大都研究过Citrix的产品。

    2007年收购了XenSource:

    开始开源服务器虚拟化软件大多数用的是Xen,2007年,XenSource被Citrix以5亿美金收购,后来Citrix将其开源。

    然而,Citrix收购Xen不久,KVM冒了出来,并很快取代了Xen的地位。比如OpenStack等很多开源云平台也从最初的Xen替换为KVM。中国的一些桌面虚拟化产品,也经历了从Xen换到KVM的这个过程。比如,新华三的CAS最初就是用的Xen,后来才换为KVM。

    2011年收购CloudStack

    cloustack可以说是最早的云平台之一!

    • Apache CloudStack 是顶级开源云板之一。它提供了一个带有 API 的简单电子界面,可帮助企业理解分布式计算。

    • Apache CloudStack 支持许多服务,包括:VMware、Microsoft HyperV 管理程序、Citrix XenServer 和 KVM。与隐藏目标和资产的关联通常偏爱 Apache CloudStack。

    当年,OpenStack刚刚起步,CloudStack已经有了很多超级大客户

    在AWS刚起步,cloustack的老东家Citrix作为XenServer虚拟化技术的拥有着,已经开始在虚拟化上层,做自己的管理调度平台了,当时他们的商业版本叫Cloud Platform,开源版本才叫cloudstack,而且当时还是自己开源,没有交给github,没有交给Apache,可以说,是行业先驱了,关键人家东西做的也真不错,具备一切那个时代商业产品应该具备的特性,说实话,对于中小型虚拟化应用环境来讲,你装了Citrix的cloudstack,绝对够用了。

    与Xen的命运有点相似, CloudStack被收购后也将其开源。但OpenStack很快就起来,风头盖过了CloudStack,很快就没有CloudStack什么事了。

    cloustack可以说是最早的云平台之一,它的场景是企业内中小型虚拟化环境的管理平台,这就是它的基因。

    openstack可以说是曾经最火的虚拟化云平台,没有之一;

    kubernetes(以下称k8s)是现在最火最热门的容器云平台,

    曾经最火的虚拟化云平台openstack

    openstack,在AWS做公有云大火和vmware做私有云vcloud贼贵的时候,它出现了

    随着云场景的发展,它的场景已经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使用,而是面向公有云的,面向云应用场景的,要求有能力承载公众客户的平台,并且期望兼顾企业内私有云的应用,这就是它的基因。

    openstack是希望做成一个大而全的平台,保罗众生。这也是为什么它选择了使用胶水语言python(话说openstack采用python,真的是助推了python语言的普及一把,跟现在的tensorflow异曲同工),又选择采用了易扩展的微服务架构以及接口设计。可以说,从出生的那天开始,它就希望自己会演变成一个巨人,众人堆砌的巨人。当然,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没想到时至今日,大家堆砌的可能不是一个巨人,倒像是一个步履蹒跚的胖子,渐行渐远,这也许就是设计和执行,在时间长河中无法规避的分流吧

    openstack的代码管理,实际上因为目标大而全,且没有主导的maintainer,个人认为,维护的并不好,缺少统一原则,缺少规范,造成代码copy现象严重,设计风格迥异严重,到后期臃肿的并不好维护,当然,这也是微服务之殇,被openstack踩了遍


    现在最火最热门的容器云平台k8s

    kubernetes(k8s),在docker容器横空出世,大火特火的时候,它也随之出现了,最开始可能是谷歌无心为之,但后来则成了谷歌在云领域弯道超车的重要载具,对于谷歌的云事业可谓功勋卓著,它面向的场景,也很清晰,就是随着云环境的普及,在云上如何快速搭建应用,管理应用服务的能力,所以,与其说k8s是一个云平台,不如说它是一个云应用平台。这就是它的基因。可以说这个转变,已经不是云场景的转变,而是云理念的转变了,cloud native这种云应用理念也是因此而产生的

    k8s对于一些问题是有深入思考,才去设计并开发实施的,而且他们的思考应该是从基础理念出发,而非经验出发,都是有理有据的,从他们的文档中可以看出,它不强加于某种理念与你,但一定会告诉你它选择这种理念这种方式的原因,文档之细腻,可谓是开源典范。能做到如此,一定是想的清楚+很具备同理心(知道读者想知道什么)才能够做到的。总之,他们知道他们开发这个系统是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并怎么样做到最好,而不是像前面openstack一样,追求大而全,追求包罗万象。这也许就是k8s相对openstack成功的地方,它抓住了云场景的核心需求,并形成了标准和理念

    选一个系统,涉及人,无非就是考虑开发+维护难度

    架构颠覆,平台颠覆的内在原因到底是什么?规律和共性是什么?

    也许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但对于我来讲,是投入跟产出,是一个效率问题,是一个成本问题

    其实说到底,技术的迭代,本身就是一个成本问题。但是好多技术人却容易忽略这个问题,为什么,因为成本问题是个用户角度的问题,如果技术人本身缺少同理心,就很可能忽视这个角度,或者说开发开发,设计设计,就忘记了这个角度,这就是技术人可能犯的通病,但是谷歌这点就做的很好,他们的同理心很强(前文提到了,他们的同理心可以从文档的书写中看出来,思考很细腻,很能从读者的角度去考虑),所以k8s就相对做的好一些。那么话说回来,如果我们从用户的角度考虑,用户到底需要怎么样的一个云平台,或者说,他们云化的目的是什么?或者说云本身的目的是什么?我个人觉得,是为了规模、稳定、还有便捷(其实这三个点很类似CAP问题,是有相互制约的,你可以表述成在相同便捷程度下,要有更大的规模和更好的稳定程度,三者在这句话里,可以任意替换,但相互制约)。所以我们不是要有一个高大上的云平台,而是要有一个同时具备规模、稳定、便捷的底层,云平台的作为管理平台,只是为了达到底层这个目标而已,但像openstack那样,想做一个大而全的平台,就违背云平台存在的意义,它为了做完美的平台而做平台,为了全而全,就忽视了云真正的需求是什么,也是这个平台失败的原因(前文提到,规模、稳定、便捷,相互制约,可以说,openstack太看重便捷和规模,但是忽略了稳定,被颠覆是必然)。所以就我而言,我认为从平台的实际应用上来讲(非所谓技术学术价值和时代价值评判),openstack < cloudstack << k8s。

    初创企业,企业内部用,强烈建议就直接上k8s好了,基于cloud native的模式设计,以后不管是在自建机房,还是在公有云,都可以较快的迁移,部署应用,而且基本上没有历史包袱的话,采用cloud native的原则设计应用,也是非常快捷的一种开发方式(尽可能用正确的方式做事情,不要先污染后治理)。

    基本上,如果不打算自己解决问题,纯维护和具有排查能力的话,k8s两个人也就够了。



    参考文章:

    关于cloudstack,openstack,kubernetes三个开源云平台的架构演进思考 https://zhuanlan.zhihu.com/p/49523193




    转载本站文章《开拓电脑云市场的前浪(Citrix)落幕:openstack/kubernetes夺嫡战》,
    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oulujun.cn/html/tools/Virtual/VMware/2024_1015_9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