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用何种心态来面对善恶缘?佛经记载最有用的为人处世之
Author:[email protected] Date:
要用何种心态来面对善恶缘
现在年轻人呼朋唤友,但是却发现基本都是酒肉的狐朋狗友,净是些损友,甚至骗你,坑你。即使在家里,却发现夫妻是冤家,儿女是债主。
不说朋友。就说家里
好不容易娶了个老婆,却发现整体为了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喋喋不休地吵个没完。家里面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拼命生了一个孩子,但是却发现他是来讨债的,他就是你的债主,就是以这种形式来折磨你的。
面对各种缠身的恶缘那应该怎么变成善缘?
就是善待家人,真心地对待朋友、家人,这些恶缘自然就化解了。
什么叫真心?
就是发利他菩提心,这才是真心地对待家人。
我们现在对儿女等家人也很关心,很照顾,但都是因为我,以自我为中心:我的家人,我的孩子,都是为自己的。如果把这个“我”去掉,孩子有很多,你这样关心过吗?孩子有很多,你这样照顾过吗?没有!你虽然在关心、照顾他们,但你是自私的。那应该怎样做?对家人要发菩提心。怎样发菩提心呢?把家人当成最有缘分的众生,最需要自己的众生,这样去关心他们,照顾他们。这里面没有我的成分,纯粹是为了众生,这叫发利他菩提心。它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这样家庭矛盾,自然会迎刃而解。大家可以回去尝试尝试。
这都是众生,是跟你最亲的众生,这样去关心,去照顾他们,效果不一样,自然就好了。这些恩恩怨怨,这些不好的缘分自然就会化解,一点都不难。这样做你一样能关心,一样能照顾他们。如果不让你关心、照顾,你不一定能做到,但是你转一下念,改变一下心态就OK了,结果完全不同。现在教育孩子是很难的,想尽了一切办法,但还是不能产生好的效果。
佛陀说“尊敬有德者”,就是在告诉我们:善缘之根基在于德行。在《佛说孛经抄》里,佛陀告知我们十种维护善缘化解恶缘的方法,开示为人处世之道:
一者“远别不忘”
朋友虽因种种原因分开,天各一方,但彼此之间不可相忘,此正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二者“相见欢喜”
与朋友相见,当以欢喜心共享快乐,如此快乐会得到加倍;而倾听朋友诉说不快,给予安慰,更可以分担对方痛苦,使其身心安稳,此为布施欢喜。而我们自身也须注意,尽量不要把忧愁或痛苦等负面情绪带给朋友,使其身心不宁。
三者“美味相呼”
若有美食,要与朋友一起分享。若是朋友远在他方,则心中不妨观想:如此美味,已遍布十方,与法界所有朋友共享,同得妙味。
四者“过言忍之”
众生习性不同,朋友之间亦是如此,相处日久,难免会有摩擦。当朋友心情不好,出言莽撞时,我们应尽量容忍,切不可回以恶言,在忍让之余,更应良言相劝,释其心结
五者“闻善加欢”
听到或看到他人行善,我们不应该心生嫉妒,出言讥嘲,而应欢喜赞叹,随喜功德,如此成就他人善心,也是在庄严自身。
六者“见恶忠谏”
当朋友造作恶行,应直言相谏,劝其回头,切不可置若罔闻,任其沉沦。虽忠言逆耳,一时或有误解,但真正的朋友终会彼此心意通达,而冰释前嫌,心存感激。
七者“难为能为”
此为“代人之劳,成人之美”,只要于朋友真正有益,即使事情艰难,也要尽力为之。
八者“不相传私”
正所谓闲谈莫论是非,朋友相处,应相互影响以正知正见,口中所言皆为善语,切不可口吐绮语,蜚短流长。
九者“急事为解”
患难之中最见真情,当朋友遭逢危难,我们应该挺身而出,鼎力相助,为其分忧,化解困难,相助于危难之中。
十者“贫贱不弃”
朋友相交是缘,友谊发乎于心,岂可以贫富贵贱论之!
真朋友之间可以甘苦与共,我们从朋友处所得愉悦快乐,正是缘自内心的真诚。而德行之所以能创造友谊、保持友谊,是因为具德者内心有责任感、真诚无私。
所以,世尊为我们开示了上述十种维护善缘的妙法,我们只要依教奉行,自然会增加内心的包容性与外在的亲和力,更可广开智慧,使自己成为朋友的善知识。这样友谊会越来越深厚,不因日久淡薄,不因时势转移,如是,生生世世,乃至尽未来际都是善缘。
转载本站文章《要用何种心态来面对善恶缘?佛经记载最有用的为人处世之》,
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oulujun.cn/html/res/Religion/expound/2016_0217_5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