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SpecialTopic > literature > essay >

    罂粟壳让食客上瘾是误传

    Author:[email protected] Date:

     一位多年从事禁毒工作的民警表示,食品中毒品原植物(罂粟壳等)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人吃了尿检结果会呈现出阳性,若长期食用,还会产生依赖性。

    罂粟壳流行30年,依然屡禁不止

    每当暮色垂临,北京著名的小餐馆一条街“簋街”路边,就坐满了一堆一堆嗑瓜子的男女老少,他们在等待上一波食客吃完。

    所有这些扎推等待的人群,最拥挤的一堆,集中在“胡大”饭店门口。这是一家主打小龙虾的饭馆,常年顾客盈门,是整条“簋街”的灵魂所在。就是这样一个极具代表性的餐馆,也出现在国家食药监总局曝光的使用罂粟壳的企业名单中。

    据王师傅透露,他在当初学习火锅炒料技术时,就意外获得了这项被他师傅秘而不宣的“真传”,对于一般学徒,师傅是不会教的,但因他跟师傅关系处得好,就破例教给了他。

    至于为什么要添加罂粟壳?王师傅称,只有添加了罂粟壳,火锅的味道才会变得“浸人心脾,回味悠长”,让食客百吃不厌,大大提高食客回头率,从而增加火锅店的销售收入。

    那么,禁止销售的罂粟壳又怎么买到的呢?王师傅称,在食品批发市场或大一点的农贸市场,卖香料的摊主都有货,只是不会公开销售,要么只卖熟客,要么先取得摊主的信任。

    其实,这并不奇怪。自从上世纪80年代起,由旅游业带动而引发餐饮行业大发展后,罂粟壳和饭店就成了如影随形的孪生兄弟,每年都有大量案例被媒体曝光。至今,罂粟壳涉足的餐饮领域已经包括火锅、拉面、麻辣烫、熟食、烧烤等等。

    罂粟壳在中国民间一般被称作“大烟壳”,或多或少能感觉到这个名字和毒品有点关系。这种直觉是对的,在2000年由最高法出台的关于“审理毒品案件定罪量刑标准”的解释中,罂粟壳被归类为“其他毒品”。而早在1985年,罂粟壳就被作为特殊药品管制起来,不允许流入非药用渠道。2008年时,原卫生部明确把罂粟壳列为非食用物质。

    但这样的禁令似乎一直也没起到作用,以至2014年12月,国家禁毒办专门发文,表示将以“零容忍”原则,严厉打击在食品中添加罂粟壳的犯罪行为。

    禁毒办专门发文,要求打击在食品中添加罂粟壳的行为禁毒办专门发文,要求打击在食品中添加罂粟壳的行为

    打击不力、高度产业化,是罂粟壳难根除的表因

    罂粟壳禁不掉,从表面上看,原因一目了然。首先是打击力度不够,虽然把罂粟壳也列为毒品,但从未像打击其他毒品一样来打击罂粟壳。

    并且,各地处理手段很不相同,有的是以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添加罂粟壳的老板处以500元罚款,而有的则涉嫌犯罪,需要入刑。就连执法人员都表示,针对罂粟壳的法律依据较多,基层处理时非常困惑,“不知道该依据哪条法规来处理”。

    处理难,而商家又很容易买到,是罂粟壳泛滥的另一个原因。各大城市的食品批发市场,一般都会有隐蔽渠道售卖,不会公开摆在外面,有人需要又比较熟悉时,才拿出来。更方便的是,在某电商平台,输入关键字,也能直接找到售卖罂粟壳的卖家。

    想买到罂粟壳非常容易想买到罂粟壳非常容易

    有罂粟壳,必然先有罂粟。而罂粟是需要种植的,要土地、人力,从罂粟种子,到最后被磨成罂粟粉,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人,这已经是一个高度产业化的行业。

    罂粟壳能“提味增香、使人上瘾”的传说不破除,它就无法消亡

    罂粟壳之所以会如此风行,除了上文提到的几点因素外,最关键的,恐怕是它在饮食江湖上广为流传的功效,让餐饮企业欲罢不能。不破除这种错误认知,对罂粟壳的治理,就很难看到效果。

    所谓罂粟壳的功效,主要指两点。其一,它能提味增香;其二,它能致瘾。能提味增香,食客觉得好吃,下次自然还会来。能致瘾就更别提了,“让你吃了还想吃”,哪个饭店不动心?

    但这两种说法都不准确。比如,在火锅底料中加入罂粟壳,真会增加食物的鲜味吗?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教授陆林认为,罂粟壳本身没有味道,何来“提味”一说?“有些罂粟壳甚至带有酸涩的苦味,这么看来,要说提味也不会是鲜美的味道。”

    针对此,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朱毅还做过一个小样本双盲实验。她将罂粟壳和形似罂粟的合法香料草果,分别加入同样底料的三个麻辣火锅、三个清水火锅中烧煮半小时(其中有两个是什么也没加的火锅做空白对照)。结果是,食客们并没吃出任何火锅味道上的差异。

    纠正这一点很有必要。生意不好的饭店,认为生意好的就是添加了罂粟壳,有传说中的神奇增香作用,一传十十传百,罂粟壳自然流行起来。

    其实,一部分添加了罂粟壳的火锅,从外观上可以识别。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徐国柱介绍,完整的罂粟壳呈椭圆形或瓶状卵形,一头尖,另一头呈6-14条放射状排列的冠状物。不过,大多罂粟壳都已破碎成片状,其内表面是淡黄色、微有光泽,有纵向排列呈棕黄色的假隔膜,上面密布着略微突起的棕褐色小点;外表面是黄白色、浅棕色、淡紫色交错相隔,平滑、略有光泽,往往有人为切割的刀痕。不过更多的时候,“罂粟壳火锅”很难被食客发觉。因为一些不法火锅店老板通常不会把完整的罂粟壳放入汤中熬煮,而是将罂粟壳碾成粉状,直接添加在食物中,或者将其和着香葱、姜片等一起做调料,还有的把它与辣椒粉混在一起,做成辣椒油……在这种情况之下,食客只有自取火锅汤,送到当地的毒品检测机构或公安局的刑事技术化验室,进行成分分析。“通过理化鉴别法、色谱法、极谱法和免疫分析法,食品中的罂粟壳残留就能被检测出来。”陆林说。 “火锅底料中的调味品成分非常复杂,油脂往往会对微量吗啡检测造成干扰。所以,检测所需的汤最好是下层含油少的汤。”徐国柱说,消费者如果怀疑自己吃了罂粟壳火锅,不用过度恐慌,尽量多喝水、多吃蔬菜就行。因为水能够加快代谢,将有毒物质排泄出去,而蔬菜中的膳食纤维也可以阻碍有毒物质的吸收。

    除了“提味增香”外,罂粟壳真的能使人上瘾吗?某官方微博曾说:“罂粟壳没什么调味作用,餐饮经营者使用罂粟壳,目的主要是让人上瘾。”这代表了一种普遍的认识,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罂粟壳之所以被认为会“致瘾”,主要因为其中含有吗啡。但很多人不清楚的是,罂粟壳中的吗啡含量很低,只在0.05%至0.5%左右。要知道,鸦片中吗啡含量占10至15%,两者之间差了200倍。

    罂粟壳,会让人上瘾?  

      果壳网的一篇文章解释:罂粟壳和鸦片的关系,就象桔子和维生素C的关系一样——前者是含有后者的原料。

      鸦片由罂粟果实中流出的白色汁液加工制成。

      在吗啡等成分上,罂粟壳和鸦片没有本质区别,只是量的问题。

      火锅中由罂粟壳泡出来的鸦片成分,是不是足以让人上瘾,还要由吃的量和个人体质决定。

      所以,加入罂粟壳的食品,潜在有让人上瘾危害健康的可能。

      不过也有网友留言认为,不能抛开剂量谈毒性,“抛开剂量谈毒性的都是流氓”。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医师金毅向媒体介绍,长期大量吃,会产生依赖成瘾,不过偶尔吃一两次,对身体伤害不大。

      财新网一篇报道称,一锅火锅底料基本上就是两到三升,就算是把全部底料喝掉,最多不过是吗啡20毫克左右,和成瘾剂量差距还很大。

      另有网友的说法也挺有道理,“东西做得不好吃,再放多少罂粟壳也没用啊”。

    所以,吗啡含量如此之低的罂粟壳,再加入汤料中炖煮,浓度能有多高?据财新网报道,江苏泰兴卫生防疫站的研究人员,曾经抽样分析了火锅底料(添加了罂粟壳)中的吗啡含量,结果显示吗啡含量为0.15至8.5毫克/升。即使按照最高8.5毫克/升的浓度计算,再假设你把整盆火锅底料全部喝掉(问题是有人这样喝吗),摄入的吗啡量也不可能超过30毫克。而国际上公认的吗啡致瘾量,是每天60毫克。所以,意图使用罂粟壳使食客上瘾,肯定是徒劳无功的。

    碰到这五种火锅你要小心啦!

    1.一端上来就很香的火锅

    首先,别去那些一进门就香气逼人的火锅店。因为火锅熬制的香味都是自然散发的,应该是越煮越香,而一端上来就香气四溢的火锅,很可能就是已经被加了增香剂。

    2.麻辣锅底特别透亮

    观察麻辣锅底,如果麻辣锅的辣油显得特别透红鲜亮,那么这个麻辣锅底恐怕也有问题。因为在正常情况下熬制的麻辣锅底,应该略有浑浊,透亮的麻辣锅很明显是加了辣椒精或火锅红。

    3.里面有不明残渣

    可以在汤底烧开的时候注意察看,看是否有很多泡沫在锅里翻腾。正常情况下,锅底烧开是没有泡沫的,有泡沫可能有问题。此外,在端上锅底的时候,烧开后先不要往锅里涮食物,可以用漏勺先捞一下汤底看是否有不明残渣。如果有,则说明很有可能是上一锅留下的,是“回锅油”。

    4.汤越喝越渴

    好锅底是慢慢熬出的汤头,若没有慢慢熬,硬用调味料调出,就会愈吃愈渴;化学调味料会沉淀,会愈煮愈辣。合格的火锅底料会随气温变化产生硬度的变化,一般是冬天硬、夏天软,而含石蜡的底料则没有这样的特征。

    5.里面有罂粟壳

    可以在吃火锅的时候注意观察,看看汤底里面有没有罂粟壳。可是很多火锅店不会把完整的罂粟壳放入汤中熬煮,而是将罂粟壳碾成粉状,直接添加在食物中,或者与香葱、姜片等一起做调料,还有的把它与辣椒粉混在一起,做成辣椒油,这样就很难被发现。所以,想吃火锅还是去信誉口碑较好的店铺吧!


    转载本站文章《罂粟壳让食客上瘾是误传》,
    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oulujun.cn/html/res/literature/essay/2016_0129_460.html